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徐思弘、通讯员刘兴莉)“清江的鱼品类变多,水更清了,这才是留给子孙的财富。”7月8日,宜都市农业农村局在清江高坝洲库区白鸭垴村举行清江抽水蓄能增殖放流活动,投放包括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物种在内的26万尾优质鱼苗,吸引周边村民自发参与。
经过严格科学论证,放流活动选择适应清江水域生态环境的5个优质鱼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放流0.7万尾,长江特有珍稀鱼种岩原鲤4.1万尾,兼具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中华倒刺鲃5.5万尾,以及黄尾鲴8.2万尾、长吻鮠7.6万尾。这些鱼种将有效补充清江鱼类种群数量,改善水域生态链,对维护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增殖放流是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必须与严格执法、科学养护形成合力。”放流结束后,宜都市政协副主席、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谢辉喜,宜都市政府党组成员任阳带队开展库区禁渔巡查专项行动,运用无人机巡航、红外监控等科技手段,对重点水域进行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确保放流鱼种安全生长。
谢辉喜介绍,2020年以来,宜都市累计在长江及清江流域放流各类鱼苗超1500多万尾,鱼类资源量显著回升。将完善“放流-监测-保护”全链条管理机制,开展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推动库区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长江渔业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