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文凯 通讯员 李常斌
偌大的厂区里,只需数名工人;自动化生产线上,原材料被快速输送……1月6日,当阳市坝陵工业园区内,湖北晋控气体有限公司数字化智能工厂“拉满了弓”。
“最近是24小时满负荷生产,产量不断突破新高,每天生产2700多吨总氨,其中包括液氨1700吨以上、液化天然气350吨以上。”晋控气体总经理罗俊杰介绍,年产55万吨氨醇项目去年5月开始试生产,投产即达产、达产即达效,已累计生产总氨5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2.25亿元,利润总额达4000万元。
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源自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在晋控气体中央控制室大屏上,工厂数字孪生平台和双预控平台展示着各工段工艺流程。
“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工程数字化技术,可对每台设备、每条管线的设计、采购、施工进行全流程溯源。”技术操作员刘云峰在网页端输入设备位号后,相关设备信息、设计资料、采购数据、设备三维模型等相关信息全部展示。
“我们采用的‘绝热+等温’变化流程是在配套气化技术上的首次应用,同传统流程相比,流程短、设备少,系统压差小,采用创新流程单台设备较传统设备低30Kpa阻力系统更节能,合成氨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公司副总经理赵伟介绍,系统可对厂区内所有人员实时定位,对重大危险源、生产装置和重要生产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关键指标超标时会自主安全停车,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操作,提高生产安全的同时还能降低管理成本。
调度室主任李朋朋说,采用碎煤加压、连续气化、氮肥联产清洁燃料等先进技术,可实现每吨氨综合能耗降低至1150千克标准煤,较传统装置每吨氨原料煤消耗下降200千克,处于行业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