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校长艾昌清:弘扬教育家精神 践行育人使命
湖北日报 2024-09-11 16:23:52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深刻阐释,给予广大教育工作者新的启示和要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客观需要。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全面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这六个方面内容相辅相成,既形成严密的内在逻辑,又从不同角度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弘扬教育家精神,需要我们深刻领悟其中内涵,并在教学工作中切实地践行个中要旨。

一、心怀家国,用信念推动教育方舟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这是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旨归,是为师的精神之根和力量之源。教师作为燃灯者,自身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引领人向上向善。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用拼命三郎的姿态叩开“地球之门”,抢占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用生命谱写报国人生。教师只有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才能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自觉融入大我;坚定“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我校教师时刻坚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师德作风并落实于具体行动之中,以初心不变、使命不变的原则来谋划应变。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融入自己的职业教育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理想,推动教育工作发展。

二、以身作则,用行动谱写教育华章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这是教育家精神的立教之本。南朝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最早使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一说,释义是言语要成为读书人的准则,行为要成为世间的规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秉承“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古训,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领新时代学生发展。将毕生精力投入贫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中的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以身为墨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真正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人,既能言行一致地激励青年学子向上,又常以身作则引领社会风尚,这既是教师的为人之基,也是为师之本。我校致力于打造特色思政,不仅思政教师发挥好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还积极发展其他专业课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育人因素,努力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追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

三、有教无类,用关注引领学生发展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这是教育家精神的艺术之门。“启智”,开启智慧之意,意味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不能只是传播知识,更要注重传道的方法途径;“润心”不只是耳提面命,意味着教师要以人为本,润泽学生的心灵空间;“因材施教”意味着教师要尊重个性,促进学生稳步发展。乡村教师支月英,几十年如一日贯彻“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更加坚定走出大山、远离贫困的信念。真正的教育,是人格的相互碰撞,是心灵的相互慰藉,是智慧的双向启迪。高校扩招的政策促进了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上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剧增的同时,生源的多元化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多元化的生源特点直接导致了学生学情的复杂化。我校现在生源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校根据此学情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并将同专业不同生源学生进行分组,对其课程中存在的薄弱点进行专业指导和课后一对一辅导,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高职教育中,我们要增强作为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发展引路人的教育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发挥良好师德情感对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教育引导功能。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学科之美、之趣,使学生产生对学科的热爱和追求,自觉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教师要以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为基础,以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职业目标,以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为根本方向。

四、勤学求是,用态度推动教学创新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这是教育家精神的行知之道。 “为学当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卫兴华用自身行动生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作为“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与“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卫老始终奋斗在勤学求是的道路上,90岁高龄仍旧每日坚持学习,并且时常与学生探讨研究新型课题。新时代教师要以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为基础;以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职业目标;以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为根本方向。高职院校在创新科研方面一直落后于本科院校,这和学校教师自身实际情况有关,需要学校和教师改变思路。为打破这一瓶颈,我校将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加强教师与企业研发团队的协同合作,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参加科研项目。在教学创新的路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保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态度和“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奋力攻克科学研究难题。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钻研精神,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想信念。

五、心怀热忱,让爱意助燃教育建设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这是教育家精神的情感之根。 “时代楷模”张玉滚,为了守护山区孩子走出深山的梦想,20岁出头的他扎根深山、坚守三寸讲台,把自己打磨成能教书、会做饭、懂裁缝、会治病的“全能型”教师,将他的青春奉献给了大山,用关爱陪伴乡村孩子成长。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需要从师者真心付出,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我校大力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每年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读书分享会等,均由辅导员组织学生参加,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同时关爱学生心理成长,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辅导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用行动践行爱生之风。

六、天下为公,以热血赓续育人使命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这是教育家精神的高远之境。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决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投身祖国建设,他用行动诠释了心怀“国之大者”,敢担当善作为的深切内涵。教育家精神使师者以弘道为己任,以胸怀天下的超越性和以文化人的永恒性价值自觉担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中华道统得以源远流长。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做好当下的教学工作,更应以身作则看到长远的未来,要驱动自身思考教育问题。我校近年来紧跟实际,对接专业发展新业态,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将校内王牌专业铁道、城轨与大型企业对接校企合作,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吸纳新兴前沿知识,提升人才适应性。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教育工作者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教育事业为己任,不断学习和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迎接教育事业中的挑战和机遇,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智慧和热情,努力在教育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让教育事业在新时代迸发出蓬勃生机!

(作者:武汉科技职业学院校长 艾昌清)

责任编辑:吴晓琴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