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党端辟谣丨养老金储备不足?揭开误读真相→
湖北日报 2024-07-01 23:10:52

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3年养老金收支情况,依旧保持平稳运行。其中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一倍。然而与此同时,互联网上有关养老金的误读依旧存在。

社保缴满15年“坐等退休”?“养老储备”不足?个人养老金是为了让人多交钱想出的新办法?这些误读的真相究竟如何,一起来看→

01
社保缴满15年“坐等退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请注意,这里说的15年,只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

如果您是在职职工,社保缴费满15年后,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继续为职工参保缴费,达到待遇领取条件后,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如果您是灵活就业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保,缴满15年后是否继续缴费,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建议您不要就此中断缴费。因为,养老保险有一个重要原则——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缴费水平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将来领取的养老金相对就会越多。

02
“养老储备”不足?

事实上,在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制度中,由您所在的单位缴纳的部分,不是储备制度,而是现收现付制,当年收的当年就发放。而在过去十年里,只有在2020年,也就是疫情第一年,国家为了减轻企业压力,大幅减少了养老保险的收缴,从而出现过一次当年养老保险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其他每年的结算都是有结余的。

既然不是储备制度,那储备这个说法是不是完全不存在呢?也不是,除了每个月个人缴纳的部分会进入个人账户,有储备性之外,我国早在2000年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到现在大概有3万亿。但是这笔钱20多年了,从来都没有动用过。

03
参加个人养老金有什么好处?

有质疑者认为,现在宣传个人养老金制度,其实就是国家发不出养老金,变着法收钱。

事实上,个人养老金的归属完全是个人,国家不会进行任何分配和使用,就是为了让您退休之后能够再多一个收入来源。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

简单来说,参加个人养老金是在享受国家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增加的补充养老保障渠道。对参保人来说是多了一份养老收入。还可以帮助个人理性规划养老资金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04
养老金相关谣言从何而来?

用大数据还原这些谣言信息的传播路径,可以看到和正常信息的传播有着明显的不同,呈现了散点性传播,账号也以自媒体和社交平台的评论为主,有非常明显的煽动性和传播推手,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这些谣言信息蒙蔽,更要认准官方发布和部委的权威解读

本期主持人:李娅晶

美术:段雨欣

综合自:央视新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责任编辑:李娅晶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