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省级名单!华容2个项目入选
鄂州华容政府网 2023-09-06 14:38:14

8月30日,湖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公布湖北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的通知》,向社会公布了武汉联合发展停车场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智能停车场景应用”等50个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建设需求和中信数智(武汉)科技有限公司的“面向智慧城市营建的BIM数字孪生全过程协同平台应用”等100个数字产品、技术、解决方案和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其中华容区

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园区

建设项目

入选

“50个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建设需求”

鄂州市华容区数字乡村

智慧治理平台案例

入选

“100个数字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及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2020年9月,中央网信办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研究决定将华容区纳入首批国家数字乡村建设试点,作为湖北省四个试点地区之一。华容区抢抓机遇,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主攻方向,以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坚持统筹推进、注重协调联动,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坚持激发活力、倡导多方参与,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城乡融合,积极探索武鄂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数字乡村发展新模式。三年来,华容区围绕乡村“五大振兴”战略,建设1个数字底座、1个运行中心、3个智慧应用场景和1个惠民服务体系。呈现三大亮点——“智慧防返贫”、“无人农场”、“智慧基层治理”。

主要做法:

(一)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实施数字乡村试点以来,我区在驻村帮扶全覆盖的基础上,从防返贫实际工作出发,建立了大数据智能预警,线上线下动态监测、帮扶队员精准帮扶的工作机制。围绕因病、因灾、因疫等多种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多渠道拓展各类数据来源,协同医疗、人社、民政、教育等16个部门,建立库表126张,总数据量达35.8万条,汇聚农户家庭情况、土地住房、生产就业、社会保障、政策补助、就医记录、医保报销等信息要素,构筑防返贫大数据库,通过智能算法自动比对筛查有返贫、致贫风险的潜在脱贫不稳定户和易致贫边缘户。帮扶队员利用大数据和实地走访动态监测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和支出的变化情况,及时精准地对有致贫或返贫风险的农户进行帮扶。

(二)推进惠民服务向乡村延伸。围绕乡村社会的短板和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销售、生产要素流通、救助帮扶等领域需求,我区开展了数字乡村惠民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赋能乡村社会服务,加强与省、市大数据、数字政府等平台的协同联动,培育打造一批数字乡村惠民服务应用,探索创新乡村运营模式,吸引专业人才、大学毕业生等返乡人员共同参与乡村建设,持续推动乡村公共服务大提升,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试点数字农业。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业生产人力投入不足等问题,我区与省农科院合作试点“无人农场”,探索数字技术与种植业生产深度融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能。通过部署前端智能传感设备,实现土壤墒情、气象、病虫害等田间综合环境监测。根据前端采集的土壤墒情信息、气象等信息综合分析,定时定量分区灌溉、精准灌溉、无人灌溉。实验水稻插播、收获、加工等过程的无人化操作,加快水稻生产智能化、无人化管理。实现对水稻生长过程、生长环境等大田种植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支持大米产品溯源。围绕农业生产环节的各个要素,通过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多渠道拓展农机、农技服务,打造乡村生产要素流通交易中心,促进全区农业生产资源优化整合,调动种植大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四)依托大数据推进数字进村。为提升乡村治理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对乡村人、宅、地等关键要素全面感知,实现对各部门社会治理数据的协同共享,实现对农民群众的精准化服务,我区依托基层数据平台将数字化深入到村,将省、市大数据平台拓展延申到基层。数字赋能乡村运行综合指挥、行政效能提升、社会风险预测、困难救助帮扶、群众诉求响应、营商环境优化,完善城乡一体综合运行体系。

来源:省发改委

责任编辑:杜宇慧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