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当前,《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以下简称《神农架林区规划》)学习宣传宣讲活动正在全区如火如荼开展。
快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神农架林区规划》的编制背景、编制思路、主要内容吧!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为先行区建设总体设计和战略框架的《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已于2022年12月28日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除神农架林区以外的其他16个市(州)相关规划均已印发实施,对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神农架林区是湖北唯一世界自然遗产,生态价值具有世界性、典型性和稀缺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神农架林区规划》编制工作,王蒙徽、王忠林同志亲自谋划督办,并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推进。《神农架林区规划》编制过程中,组建了由唐凯、梁勤、潘安等知名专家为代表的专家组全程参与指导,与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团队一起,多次深入神农架林区,围绕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实地调研、研究对策。规划形成后,省委、省政府多次听取汇报,并广泛征求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及相关方面意见。4月26日,王忠林同志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神农架林区规划》,要求在高水平保护上下功夫,强化分区管控和分级分类保护,加快把神农架林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5月12日,王蒙徽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审议《神农架林区规划》,强调神农架林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抓好《神农架林区规划》落地落实。按照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草案)》。
二、规划编制思路
《神农架林区规划》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锚定神农架林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聚焦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群众收入两大任务,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北模式”三大定位,从强化安全底线和分区管控、协同区域一体化发展、跳出神农架看神农架三个层面开展规划编制,更好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
三、主要内容
《神农架林区规划》包括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现状。着重分析了神农架林区目前发展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之间存在问题和不足。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明确总体要求、必须坚持的规划原则,以及2025年近期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
总体定位:严格保护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筑牢华中地区生态屏障,统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奋力推动新时代神农架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把神农架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北模式。
2025年目标:保护好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初步建成具有神农架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安全底线更加稳固;
——严格落实分区管控;
——旅游产业初步实现转型升级;
——社区参与水平明显提高;
——乡镇建设品质提升初见成效;
——支撑体系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2035年目标: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保护水平全国领先;
——生态价值充分彰显生态产业健全完善;
——民生福祉明显提升。
第三部分:底线与分区管控。严守生物多样性、森林防火、生态安全、水安全、水环境、旅游容量等六类安全底线。根据不同区域的价值特征和管控要求,总体实施“三类五档”的分区管控,并提出管控负面清单。
坚守六类安全底线:
——明确生物多样性安全底线;
——明确森林防火安全底线;
——明确生态安全底线;
——明确水安全底线;
——明确水环境安全底线;
——明确旅游容量安全底线。
划分“三类五档”管控分区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I级核心区——严格保护区域。保护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等具有国际荣誉的自然保护地的完整性;禁止进入开展生产生活活动。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Ⅱ级核心区——适度游览区域。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发挥科普教育和展示功能;不再新增旅游接待设施;保证世界自然遗产地东西片区之间的连通性。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缓冲区——疏解建设区域。保护河谷地带的自然景观;减量疏解现有木鱼镇等地旅游接待设施,发展可持续旅游,适度建设游路等游览设施。
一般自然保护地——控制建设区域。保护特殊对象,可开展游憩活动和适量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
生态管控区——适度发展区域。承接世界级自然保护地旅游服务功能疏解,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林产业。
第四部分:保护与发展指引。在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神农架林区发展需求,对“区域统筹与协调”、“生态产业和产品”、“村镇建设与管控”作出规划安排。
乡镇怎么发展?
主要职能:世界遗产管理与展示、游客接待和休闲度假。
发展重点:补充世界遗产解说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相关设施,完善镇区民生保障相关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将旅游集散功能向兴山县、阳日镇疏解,将避暑度假功能向松柏镇、宋洛乡疏解。逐步疏解和降低镇区内建设规模与强度,提升镇区整体景观风貌。适度发展原生态低干扰的特色农林产业。
主要职能:大九湖国际重要湿地的管理与展示、游客接待和休闲度假。
发展重点:严格控制镇区建设规模和强度,提升镇区整体景观风貌。完善民生保障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
主要职能:世界地质公园管理与展示、游客接待。
发展重点:严格控制镇区建设规模和强度,提升镇区和乡村景观风貌。完善民生保障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
主要职能:游客接待。
发展重点:严格控制集镇建设规模和强度,确保集镇环境风貌与世界遗产保护要求相协调。完善民生保障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
主要职能:行政办公、公共服务和居住。
发展重点:适度承接生态搬迁安置人口,提升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严格控制镇区建设强度,提升镇区内整体景观风貌、增加绿地开放空间和山水通廊。
主要职能:旅游集散和游客接待、居住。
发展重点:依托高速出口发展区域旅游集散服务功能,配套建设神农架东部游客中心、酒店宾馆、餐饮和商业等设施。完善镇区内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承接生态搬迁安置人口和吸引其他乡镇人口聚集。围绕太阳山景区和苗丰四村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主要职能:旅游集散、接待服务和特色农林生产。
发展重点:依托神农架高铁站发展旅游集散服务功能,配套酒店宾馆、餐饮、商业等设施。挖掘新华大断裂、踪峡和石屋头村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重点培育规模化、集约化的特色农林产业。
主要职能: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服务和特色农林生产。
发展重点:依托集镇和迴龙坪、后山坪、桂竹园等乡村,承接木鱼镇疏解的避暑度假功能,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和康养产业。依托宋洛河谷自然山水风光,建设百里画廊景区。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特色农林产业。
发展哪些产业?
加强世界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旅游管控,引导大众观光和旅游服务设施向生态管控区疏解转移。
世界级自然保护地旅游模式转型,开展自然体验、科普研学等深度体验游。
生态管控区做强“旅游+”,开展森林康养、休闲疗养、避暑度假、冰雪运动等多元化旅游,旅游服务差异化、梯度化供给。
生态管控区适度开展规模化、集约化农林产业种植。
着力提高特色农林产品的品牌知名度。
第五部分:支撑体系。明确智慧管理、基础设施、人才保障三类支撑体系的目标任务和指标要求,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与统筹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第六部分:规划实施。对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规划体系、建立评估机制、完善社会治理等作出安排部署。
来源:神农架新闻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