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近日,位于武汉东西湖区府河沿岸的“梧桐·雨”滨水乐园正式开园迎客,这里曾是武汉市最大的一处建筑垃圾渣土消纳场地,如今被改造成超大森林运动休闲板块,汇集了18大文体娱乐项目供市民探索。
武汉,崛起于江湖之上,生就两江三镇、百湖星布的“湿地之城”格局。武汉境内水域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这其中,府河是最低调神秘的一处。
府河从随州大洪山北麓出发,经广水,进安陆,过云梦,入武汉,流程385公里,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的一级支流,常被称作“八百里府河”。
它曾是辉煌的水运要道、候鸟天堂。随着城市发展,沿线工业聚集,逐渐成为城市排渍排涝的主要受纳水体和建筑垃圾堆埋的消纳场所。
百年府河遭受环境破坏、水质恶化、面源污染等严峻挑战后,沦为消极之地,其生态修复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 “梧桐·雨”项目东起后湖、西连马池村、北靠府河湾、南接武汉客厅,依府河地势修建而成,占地面积104.53公顷。
根据省市级谋划,提出“一盘棋”综合治理思路,在府河东西湖区首段,也是府河汇入长江的最后关口规划“梧桐·雨”项目。
去年以来,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与武汉园林生态集团组建“规划+设计+实施”团队,对这段沿线城市建设最密集、绿色转型最迫切、矛盾最突出的9公里岸线,实施生态修复综合治理规划。
“梧桐·雨”项目采用“水、岸、城、村”全要素营造的综合治理模式,以“理水·造林·营城”三大行动,构建水岸灵秀、美丽宜居的国土空间格局。
01
理水行动
让“碧水留,清水流”
理水,是“梧桐·雨”片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项目团队将流入府河前的中水(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水质介于清洁水和污水之间)通过跌水净化和水中种植的微生物、植物等双重过滤,净化后的水可以用于片区内绿化灌溉和水体补给等。
此外,还利用雨水和原本地形打造蓄水池,其中种上水生植物,既形成了湿地,又能通过实施海绵工程。
雨水调蓄有效应对洪涝灾害,而且通过初雨截流管网的建设,实现了雨水净化收集再利用。
△ “梧桐·雨”片区种满了各色花海,一路上硫华菊、马鞭草、月见草接力,还有50+品种月季、30+品种杜鹃。
同时,结合东西湖区引水济湖工程,该项目将府河和黄潭湖水域连通,蓝绿交织,构建生态补水网络,实现区域内活水循环。
“梧桐·雨”片区通过实施排、蓄、连、用四大工程,积极打造区域生态水网,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实现“碧水流,清水流”的十里清澈画卷。
02
造林行动
法桐绵延唤起回归生态
整个“梧桐·雨”片区,曾是武汉市最大的一个建筑垃圾渣土消纳场地,每年消纳2100万方的建筑垃圾。
项目团队就地取材,对整体建筑垃圾进行深埋,结合府河大堤原有的高差,形成了一个南低北高的台地型视觉景观。
府河大堤两岸,8公里法桐林连绵,一片片青桐树、泡桐树成片栽植,这也是该项目取名为“梧桐·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种植了3150棵高大法桐,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因城市道路改造需要移栽的法桐。”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逸介绍。
“梧桐·雨”片区成了这些“退休”法桐的“养老院”,它们与既有近27000株乔木一起,经过重新规划调整,共同形成高低错落、疏密相宜的秋色生态林带。
不仅是就地取材,东西湖辖区内大型药企的中药渣在这里也变废为宝。
“我们将企业每周生产剩下的药渣运来掺拌在土壤中,成为了土壤的改良剂。”现场工作人员解释,“通过给土壤喝‘中药’,让原本因为长期堆放垃圾、渣土而导致缺乏营养的土壤,变得适合植物的存活。”
让放错了地方的“垃圾”,在“梧桐·雨”实现了循环利用。据该项目建设方估算,通过土方场内平衡、树木回收使用等措施,项目至少节省了近千万元建设成本。
03
营城行动
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品牌
△ “梧桐·雨”园区内儿童游乐场,有20+种游乐设施。
不仅是自然环境更优美,“梧桐·雨”片区还新增了大量休闲娱乐设施。
“街道干部和规划师一起,发动80%以上的居民共同参与建设,挨家挨户上门,一对一、点对点沟通规划实施方案,充分尊重和吸纳当地居民意见和需求。”
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师吴巍介绍,通过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在设计之初就积极听取附近居民意见,并带动村民自主创业,实现经济创收。
△
专业的户外极限运动场地
△
20米高的攀岩墙,12条难度各异的赛道
△
华中唯一的马术表演及障碍赛场地
△
专业的水上运动项目
项目建设2.9万平方米的梧桐雨体育中心,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网球馆、击剑馆、模拟射击馆等运动场馆一应俱全。
这些场馆正式运营后,将服务周边各年龄段的居民,兼顾青年运动健身、少儿体育培训、老年人休闲运动,进一步完善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体系,充分满足周边居民体育健身需求。
△
“梧桐·雨”园区内儿童游乐场
除了常规的运动项目,引入兼顾生态保护和利用的复合型生态产品,发展林下经济,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田园牧场、鸟语林、马术场地、森林探险、丛林泵道、XC越野等,林下运动和休闲场地也为市民游玩健身提供了更多选择。
“梧桐·雨”项目重新审视城市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使府河变作“纽带”,让人与自然重新交织汇聚,焕发全新活力;让人与自然“重归于好”。
“梧桐·雨”的蝶变,是武汉市东西湖区坚持共抓长江大保护、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努力实现“生态变、城区变、生活巨变;生态变、产业变、经济巨变;生态变、观念变、面面巨变”。
来源 | 武汉设计咨询集团、人民网
摄影 | HANS汉声
出品 |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