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在宜都市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浪潮中,作为扎根县域的本土金融机构,宜都农商行始终以“服务小微、助力实体”为使命,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急”三大痛点,通过多维度发力,为小微主体注入金融活水,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用“精准滴灌”书写普惠金融的生动实践。
创新产品矩阵,破解“抵押之困”
“以前跑贷款,总卡在没有抵押物上。没想到现在用取水权就能做抵押,3天就拿到500万元贷款,解了设备更新的燃眉之急!”宜都市某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的感慨,正是宜都农商行创新信贷产品的生动注脚。
针对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抵质押物不足、担保方式单一问题,宜都农商行跳出传统思维,深挖特色资源价值,创新推出“取水贷”“用水权贷”等特色产品,将水资源使用权、经营权等“沉睡资产”转化为融资资本;创新性地将生猪保险单转化为有效增信工具;同时深化“信用+科技”双轮驱动,推广“价值信用贷”“好企贷”“科创积分贷”等纯信用产品,构建起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的小微融资产品体系。2025年以来,本行已累计发放信用价值贷款30笔、5122万元,科创企业贷款21笔、3872万元,更成功落地全国首批、全省首例堰塘灌溉“用水权”抵押贷款,为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流程,压缩“等待时长”
“手机点一点,3分钟填资料,1分钟到账!不用跑网点、不用找担保,这贷款来得太及时了!”宜都市某商贸公司负责人陈女士通过福满e家“301”贷款APP完成一笔30万元的信用贷款,全程体验让企业直呼“超出预期”。
为破解“融资慢”难题,宜都农商行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全面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一方面大力打造“301”贷款模式,即“三分钟申贷,零抵押、零担保、零人工干预、一分钟放款”,依托手机银行、福满e家等线上渠道,实现基础信贷业务“掌上办、随时办”;另一方面重构信贷审批流程,推行“限时办结+容缺受理”机制,将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办理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2025年以来,本行累计发放线上贷款5177笔、3.17亿元,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让小微主体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指尖上的金融服务”。
绿色通道护航,化解“燃眉之急”
“订单催得紧,货款还没到,眼看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多亏农商行的‘应急周转贷’,保住了企业信誉!”某机械制造企业财务总监张女士的一番话,道出了许多小微经营者的共同心声。
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宜都农商行建立“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绿色服务机制:一方面依托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打通前中后台协同通道,推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另一方面创新“无还本续贷”“应急周转贷”等产品,允许企业无缝衔接资金需求,避免“断贷、抽贷”风险。2025年以来,本行累计发放无还本续贷47笔、3022万元,应急周转贷164笔、5.44亿元,用“及时雨”为小微企业稳住经营基本盘。
“服务小微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一步,本行将持续深化“普”的覆盖面与“惠”的精准度,围绕宜都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大场景化金融产品研发力度,完善“融资+融智”综合服务模式,让普惠金融真正“活”在小微企业身边、“实”在发展脉搏之中,为宜都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
通讯员唐景仪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