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黄金湖甲鱼:三年生态甲,天生大裙边 看昔日“贡品”如何被端上百姓餐桌?
湖北日报 2025-10-30 07:20:14



aff8c63d09590061b1b813440d3eaefb.jpg

大冶渔民收获黄金湖甲鱼。(通讯员周巍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磊 通讯员冯团芳

“这是我们新研究出来的‘黄金湖甲鱼四神汤’,简单易学、滋阴补阳!”直播平台上,来自大冶市酒店的行政总厨向网民推介这道用莲子、芡实、山药、茯苓以及黄金湖甲鱼慢火煨炖出的鲜汤。这是当地推介“黄金湖甲鱼”的诸多方式之一。

甲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千年的养生文化。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早有“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的记载。《大冶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当地渔民已掌握“鱼鳖混养”技艺,利用湖泊天然饵料生态培育甲鱼,作为贡品直送京城。

30年前,江浙商人看到商机,引进来自华中地区的品种、技术和人才,发展甲鱼人工养殖。这其中,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特产“萧山甲鱼”,于201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4年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一路领跑。

10月29日,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面对直播镜头,宣布好消息:团队在遍访全国甲鱼市场发现,三年期的黄金湖甲鱼批发市场的平均单价,比湖北省内其他甲鱼高出18%;最低价格比杭州萧山甲鱼的最低价格高出90%;每份黄金湖甲鱼菜品的平均利润,比其他甲鱼菜品高出20%。

这一年,黄金湖甲鱼年产量突破500万斤。这意味着,昔日“贡品”如今被市场认可,走上了百姓餐桌。

价值决定价格。“黄金湖甲鱼”身价翻身的背后,是大冶三年持续打造这张金名片,推动黄金湖甲鱼全产业链后发赶超。

裙边是甲鱼中关键的口感和营养来源,能够刺激食客味蕾,直接关系食材的品质。2022年,在杭州深耕甲鱼产业30多年的李名富回到家乡大冶,立志于让这片“贡品"之地重新养出优质甲鱼。他带着七年选育出的“圆边黑花鳖”甲鱼品种开展生态养殖,让这些小生命在仿野生环境里生长。

3年后,大甲鱼个个裙边宽厚。经测量,黄金湖甲鱼裙边平均宽度约5.5厘米,比日本鳖宽一倍。

李名富说,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其质量对甲鱼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这些年,富渔公司专注于母种繁育、甲鱼苗工厂式孵化及成品养殖,优质甲鱼亲本培育规模突破200万只。

然而,要让“贡品”走上餐桌,光有好的品种远远不够。大冶将全产业链建设作为破局的关键。

9月的大冶,忙的不仅是甲鱼养殖户,还有当地第一个水产冷链物流中心。这里配备现代化设备,一只甲鱼运进来,再全程冷链加工,到最后“深加工”出甲鱼小吃,漂洋过海爬进了超市。

中国农民丰收节、黄金湖甲鱼节、大冶马拉松等一批活动中,大冶以活动引流,以甲鱼会客,不遗余力推动甲鱼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

全市知名餐饮企业纷纷“揭榜挂帅”,名厨大师着手研究自家黄金湖甲鱼“招牌菜”:农家烧甲鱼、黄焖甲鱼、生态甲鱼炖汤、甲鱼四神汤……全城飘香。

依托产供销一体的产业生态,黄金湖甲鱼爬上百姓餐桌,实现产量倍增、身价倍增,产值过亿元。

责任编辑:彭磊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