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艳华
10月28日,全市场都翘首以盼的沪指4000点来了。
截至2025年10月27日收盘,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9.25%。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也迎来不同程度的上涨。
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9.25%。
沪指今年大涨,动力来自于哪里?
历史上,上证指数历史上仅在2007年、2015年大牛市中成功站上4000点。2007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动力,2015年的牛市则来自杠杆资金推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
与2007和2015年相比,科技成为本轮牛市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以AI大模型、创新药等领域的突破为代表,科技创新成为新的驱动力。政策方面,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稳住楼市股市”写进总体要求,体现了中央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决心。
“十四五”时期,上交所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产业公司数量较“十三五”同比接近翻番。其中,140家集成电路企业,形成完整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224家生物医药企业,科创板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地。
再看整个A股。
“十四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近年来,A股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去年9·26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财政、金融、产业等一揽子大力度、超预期政策扩围增效,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等,有力支持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一批现象级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产品相继出圈。
三大指数今年以来持续上涨,意味着什么?
A股10年来再次站上4000点,意味着市场情绪乐观,背后是流动性改善、产业趋势向好、业绩支撑以及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今年具体板块涨幅上看,科技板块占多数。具体看,科技股主要得益于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浪潮的强劲推动,以及国内半导体等行业国产替代的深化。
今年前9个月,国际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的资产吸引力更足,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看好中国。
还有一批利好正在路上。
“十五五”规划的蓝图,科技是重大亮点之一,低空经济、量子科技、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多个科技的细分赛道“未来可期”。
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在北京开幕,会上,央行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证监会也重磅发声,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并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
市场普遍认为,受政策、资金和基本面的多重利好影响,“十五五”规划政策提振、美联储降息预期以及市场情绪企稳等多重因素支持下,市场有望维持强势。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