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夷陵:一双平凡手,一城邻里情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27 18:01:10

文明,是行动中一种自觉习惯

和谐,是社区里一片互助新风

友善,是邻里间一句关切问候

在夷陵城乡

“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种子

早已融入日常、生根发芽

不仅形成了一个村湾

一个片区的文明习惯

更长出了

“文明、和谐、友善”的动人风景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基层最生动的注脚

1

她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的互助温情,是社区最动人的底色。小溪塔街道平湖社区居民张丽以朴实真诚的点滴行动扎根邻里,用热情与奉献传递温暖。

“她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不管谁家有事,喊一声她准到。”邻居们总这样说。有一年冬天,小区隔壁家暖气漏水,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急得团团转。张丽听说后,迎着寒风就赶了过去,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联系维修人员,自己则蹲在地上帮忙扫水、搬家具,直到晚上暖气修好才离开,冻得双手通红却毫无怨言。邻居拉着她的手说:“张姐,你比我的亲人还亲!” 

每年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启动时,总有部分老人心存顾虑:有的担心体检机构不正规,怕上当受骗;有的觉得流程复杂,嫌麻烦不愿参与。得知情况后,张丽总是耐心细致地帮忙宣传,她主动站出来,先以自己和家人的体检经历作表率,消除老人们的戒备心。在小区散步时,遇见邻里也会主动上前,用接地气的语言宣传老年人体检的重要性,细细叮嘱体检当天要空腹、带证件等注意事项。在她的带动下,不少原本抵触的老人主动参与体检,她也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社区居民的健康防线。

张丽常说:“我就是个普通居民,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心里踏实。”没有豪言壮语,从健康宣传到邻里调解,从志愿服务到日常帮扶,张丽用一件件小事、一次次付出,把“热心”二字刻进了邻里心里。


2

小区里有一群“护绿小队”


清晨的松湖花园小区,总能看见几位头发花白的身影——他们拎着自制的“长嘴浇水壶”,踮脚给月季花浇透根部;蹲在紫薇花丛旁,小心翼翼拔除杂草;遇到虫害,还会带着自配的“草木灰驱虫水”仔细喷洒。把小区里的绿化树木和花草当成“老伙计”照料。这些平均年龄超70岁的老人,他们就是松湖花园小区的居民陈和平以及和他同样的热心居民自发组成的“护绿小队”,他们主动承担起绿地内的杂草铲除、垃圾清理、虫害治理等日常管理的责任。

陈和平是小区一名普通的居民,也是一名老党员,看到小区树和花没有了生机,他开始了义务浇水,树活了,花开了,小区就有了生气,他的热心也让更多的居民看在眼里,主动加入到队伍中。

小区休息座椅坏了,也是他从自家拿来工具进行修理;儿童乐园塑胶道破了他主动帮忙维修;小区路面井盖破了,他先是自己主动维修,遇到大问题无法解决的,他及时给物业公司反映,督促维修。

大家齐心协力的付出让小区增色不少,邻里互助的温馨行动也让社区更加美好了。


3

夫妻携手志愿行


在城市的背街小巷里,总有一些身影默默为社区的整洁与美好奉献着力量。

小溪塔街道平湖社区居民张卫萍和丈夫何儒喜退休后主动投身到背街小巷卫生死角清理工作中的善举,赢得了邻里的广泛赞誉,也为社区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夫妻二人总是默默带上清扫工具,出现在背街小巷中。何儒喜主动承担起搬运重物与清理堆积垃圾的任务,而张卫萍则用扫帚仔细清扫着每一个角落,将落叶、烟头、纸屑等一一扫净。

夫妻俩表示:“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希望能让我们居住的环境变得更好,大家生活得更舒心。”他们质朴的话语背后,是对社区深深的热爱与责任感。

他们的善举不仅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更为大家树立了榜样,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社区环境的守护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能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

正是“以邻为伴、与邻为善”

最真实的写照

为了让这份温暖

被看见、被记住、被传递

我们邀请您分享身边的邻里暖心事

让更多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

让文明新风吹遍夷陵每个角落



投稿方式→【故事征集】以邻为伴,与邻为善!这些温暖瞬间,值得被看见—


(来源:夷陵发布)

责任编辑:李红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