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房泽洋 向涛)近期气温持续走低,流感病毒进入活跃期。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我们该如何科学应对,保护自己和家人?
一起来全面了解“流行性感冒”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一、流感 ≠ 大号感冒,认清区别很重要
很多人将流感与普通感冒混淆,但两者在病原体、症状和危害上差异显著。
◆普通感冒:症状较轻,主要是鼻塞、流涕,一般不发烧或仅有低烧,全身症状不明显,传染性弱,易自愈。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当前流行的主要是甲型H3N2)起病急,常见高热(39–40℃)、畏寒、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传染性强,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威胁大。
简单判断:若只是“鼻子喉咙不舒服”,可能是感冒;若感觉“全身不适”,应警惕流感。
二、流感如何传播?切断路径是关键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打喷嚏)和接触传播(手接触污染物再摸口、鼻、眼)。密闭、不通风的环境更易传播。
三、科学防治,做好这“三步”
第一步:预防先行,建立免疫屏障
接种疫苗:
最有效、经济的预防方式。建议每年流感季前(9–11月)接种,重点人群优先。
2、做好防护:
◆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在公共场所戴口罩。
◆ 多开窗通风,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
◆ 避免接触有流感症状者。
第二步:及时识别,尽早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诊,勿自行用药或硬扛:
◆突发高热伴全身酸痛、乏力;
◆ 症状持续或反复加重;
◆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
◆高危人群(老人、儿童、孕妇等)出现发热。
医生会通过专业检测判断是否为流感,并给出合适治疗方案。
第三步:合理治疗,科学护理
1、对症用药:
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等),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
2、休息与营养:
多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易消化。
3、避免滥用药物:
· 抗生素对流感无效,仅用于合并细菌感染时;
· 勿混用多种感冒药,以免伤肝。
四、关于流感的常见误区
❌ 喝板蓝根、吃维C能预防流感?
✅ 无充分科学证据支持。
❌ 打了疫苗为何还得流感?
✅ 疫苗保护非100%,但可大幅减轻症状、降低重症风险。
❌身体好,扛扛就过去?
✅ 流感不容小觑,硬扛可能延误治疗,引发并发症。
面对流感
不恐慌,不轻视
疫苗是核心,防护是基础
就医是关键,治疗要科学。
审核:刘晓麟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