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破题”,劳动街道“未诉先办”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湖北日报 2025-10-22 21:00:33

湖北日报讯(见习记者甄子萱)基层治理如何从源头预见居民需求,避免“小问题”升级为“大诉求”?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道以一套系统化的“未诉先办”机制作出了回答。

今年以来,街道积极响应全区关于推动党建引领“未诉先办”的实施方案,通过建体系、组队伍、优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着力构建“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新格局。

9月的一个上午,湖边坊路71号院1单元一住户发现家中墙面渗水,随即拨通了社区网格员熊飞的电话。

在上门查看时,熊飞没有简单记录个案,而是主动敲开了整栋楼其他住户的门。走访中,他发现共有10户居民家中存在不同程度渗水,部分还有家具家电浸水等问题。

图片

社区党委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协调水务集团与工作人员组成联合勘查组赶赴现场。经专业排查,事故原因被迅速锁定:系前一晚水箱清洗作业不规范,未使用专用排水管道,导致楼顶雨水管因水压骤增而发生破裂。

图片

明确问题根源后,社区立即搭建沟通平台,组织召开多场协调会,将水务集团代表与受损居民请到同一张桌子上共同商议维修方案,分类定损、协商赔偿,切实保障每一户居民的权益。

“网格员的提前排查,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实现了源头治理。”回顾整个过程,一位社区工作人员感慨道。

这一“主动介入”的理念,正源于基层工作方式的系统性转变。“我们不再坐等问题上门,而是主动走进群众中去发现问题。”光华社区负责人介绍,依托“三问三联三培”机制,社区积极推动网格员与居民开展“拉家常式”沟通,在日常交流中捕捉需求,在走访巡查中发现隐患。

图片

为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常态化治理能力,劳动街道创新组建民情采集队伍。目前,已在10个社区同步成立民情采集队,整合网格员、楼栋长、党员骨干、志愿者等力量,组成11支、共百余人的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民情收集与问题预警等工作。

这支队伍不仅是信息的“收集员”,更是解决问题的“先行队”。在近期开展的“清洁家园”行动中,街道机关干部全员下沉,与民情采集队一起对社区卫生死角展开集中清理。堆积多年的废旧家具、锈蚀的自行车、建筑垃圾等被一一清运。

图片

“最难的不是搬运,而是说服居民。”一位街道干部回忆,有居民对清理其堆放在楼道多年的杂物表示不解,他们便耐心沟通,最终用诚意打动居民,实现了“还道于民”。

目前,这支队伍已累计发现并处理各类民情问题774件,内容涵盖环境卫生、设施故障等多个方面,真正做到“群众未呼、服务先行”。

“所有的诉求都源于需求,我们要做的是在需求变成投诉前就发现并解决。”劳动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未诉先办”不仅是工作机制的创新,更是基层治理理念从“管理”到“服务”、从“被动”到“主动”的深刻转变。

责任编辑:刘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