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地狱战火到人间灯火——武汉沦陷87周年的影像对望
湖北日报 2025-10-22 18:33:08

导语 

1938年10月25日,武汉陷落,江城化作炼狱。那一夜的长江两岸,炮声、哭声、焚烧声交织,城市被烈焰吞噬。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下焦土、浓烟、断壁残垣······ 87年后的今天,长江依旧奔腾,而武汉早已从废墟中重生。曾被火光映红的江岸,如今被万家灯火照亮。


 从焦土到热土——这里是我们的家 

1938年的汉口,是战争的焦土。日军的炮火与焚烧让江岸一片灰烬,街巷被毁。那时的武汉,人们的生活被迫停顿,城市的心跳仿佛冻结在战火之中。 八十七年过去,汉口江滩焕发新生。高楼林立,灯火辉煌,江水倒映城市光影。夜幕下,一家三口的背影静静伫立在武昌江滩,望向远处汉口的繁华,他们的身影仿佛穿越时空,与曾经的焦土形成呼应。 这片江滩不仅是城市景观的变化,更是几代武汉人心灵的延续。从废墟到繁华,从苦难到团圆,焦土变为热土,这里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也承载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每一盏灯火、每一次江风吹过,都提醒着我们:这里,是我们的家。 


长江江面的守望者——见证岁月流转中的安宁 

鄂州观音阁,屹立在长江上的守望者。1938年,作为武汉的东大门,这里被炮火笼罩,江面上军舰巡弋,飘扬的太阳旗昭示法西斯的邪恶侵略。观音阁下的江滩成为保卫武汉的外围战场,炮声与硝烟让每一寸空间都笼罩压抑。 如今,江面焕然一新,江滩的、充满绿意与生机,骑行的小孩掠过镜头,江风轻拂。曾经的军舰,如今化作缓缓来往的货轮,远处是黄冈城区的轮廓,高楼林立,波光映照城市的宁静。观音阁依旧矗立,守望历史流转,也守望平凡生活。它沉默提醒我们:战争的恐怖早已远去,人间安宁正在到来。 


巍巍黄鹤楼——见证城市的蜕变与脊梁

 当年的武昌宾阳门(现大东门)是武昌城最后的决战地。日军攻入后,街巷尽毁,黄鹤楼被硝烟笼罩。 今天的大东门是武汉最具活力的片区之一。黄鹤楼依旧巍然伫立,从悲怆的见证者,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废墟已消失,城市天际线成为脊梁,每一条街道、每盏灯火都在讲述武汉的重生与坚韧。 黄鹤楼不仅是江城历史符号,也是现代武汉的象征。从废墟中崛起的城市,如黄鹤楼般巍然不动,承载着记忆与希望。夜色笼罩江城,灯火闪烁间,它俯瞰的不再是战火,而是城市脉动、生活温度,以及几代人用岁月凝结出的光芒。 


结语

 87年,是城市从地狱战火到人间灯火的距离。 87年,是民族从伤痛走向自信的征程。 今天的武汉,汉口夜市的叫卖声、东湖绿道的车铃声、光谷实验室的科研声······一点一点汇成新时代的合奏。夜色降临,当千家万户的灯光再次亮起,金色的河流在风中闪烁——那是武汉的光,也是中国的光。 

2025年8月26日,航拍高楼林立现代化的武汉武昌城区。


‌1938年10月,侵华日军随军记者从武昌江边拍摄被火焚烧的汉口城区。【图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宇欣扫描自日本于昭和十三年(1938年)十一月二十日印刷的世界画报】


2025年8月22日傍晚,武汉市民一家三口在武昌江滩公园远眺华灯初上的汉口城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侵华日军在在湖北鄂城(现湖北鄂州)长江边远眺长江中心的鄂州观音阁,画面右侧近处,一面象征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太阳旗十分醒目,画面远处江面是一艘巡弋江面的日本军舰。【图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宇欣扫描自日本于昭和十三年(1938年)十一月二十日印刷的世界画报】


2025年8月1日,湖北鄂州,孩子骑着自行车经过花开正盛的长江江滩,背后的观音阁依旧巍然屹立,远处的黄冈市区大片高楼拔地而起,江面上航行的是川流不息的货轮,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印入眼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1938年10月26日,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侵华日军从宾阳门(现大东门)突入武昌城内。【图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宇欣扫描自日本于昭和十三年(1938年)十一月二十日印刷的世界画报】


2025年8月30日,夕阳映射在武汉黄鹤楼,背后的武昌大东门区域高楼林立格外繁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1938年10月,日军随军记者拍摄的侵华日军占领武汉张公堤上用来保卫汉口的要塞,侵华日军挥舞日本国旗高唱凯歌庆祝胜利。【图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宇欣扫描自日本于昭和十三年(1938年)十一月二十日印刷的世界画报】


2025年10月22日,如今的张公堤已成为环绕汉口的城市绿道。(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1938年武汉沦陷后,侵华日军在武汉大学操场进行队列操演,背后是武汉大学老斋舍、老图书馆等武大早期建筑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扫描)


2025年10月22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绿树环绕,背后是武汉的“城市天际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侵华日军占领下的汉阳铁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翻拍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2025年10月22日,汉阳铁厂旧址上已修建起博物馆,厂区被现代化的高楼所环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2025年10月22日,汉阳铁厂旧址上保留的烟囱已被现代化的高楼所环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被日机炸死的武汉儿童,母亲在旁痛哭。(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翻拍于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2025年9月29日,武汉市的小学生们脸上贴着国旗贴纸,手持国旗和在欢声笑语中迎接国庆节的到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责任编辑:陈迹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