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中南鹏力:数字“孪生”智造绿色船舶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21 22:22:33


10月17日,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船体设计工程师杨成勇正在为船舶三维建模,船体结构、设备布局、每块钢板、每根管线与电缆都能在虚拟空间中精准“搭建”,三维建模能使材料利用率高达90%,实现降本增效、节能环保。

“‘先试后建’,让数字提前破解施工难题。”

杨成勇介绍,目前,该企业所有船舶均实现100%全三维建模与设计,这在大型船厂中才广泛应用的技术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全船物料误差率控制在2%以下,施工效率提升约50%,不仅实现降本增效,更保障了造船质量的稳定性与建造周期的可靠性。

走进室内生产车间,一幅智能化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工人设定好参数后,一台埋弧焊机沿着既定轨道平稳运行,对两块薄钢板进行焊接,全程无焊烟、无焊光。与传统船厂露天作业模式不同,中南鹏力将船舶制造的全流程“搬”进了庞大的室内车间。

室内厂房.jpg

“露天作业受环境影响大,比如一阵风就能让粉尘四处飘散,污染难以控制。”公司建造总监于泽解释,全流程室内作业将焊接烟尘、粉尘、噪声等污染牢牢锁定在可控范围内,再配合车间内配备的先进除尘、除害设备,既能有效保护外部环境,又为工人打造了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真正实现绿色生产与人文关怀的双赢。

中南鹏力.00_01_08_06.Still003.jpg

针对小型船舶常用2mm至5mm薄钢板或铝板焊接时易出现“变形大、外观成型差”的行业痛点,中南鹏力研发了特有的薄板焊接变形控制工艺。通过精准的工艺设计、热输入量管控,结合自动化设备与熟练技术工人的协同操作,不仅让部件整体成型质量大幅提升,船舶外观更流畅美观,还能避免“热输入量过多导致船体变形、过少影响焊接融合度”的问题,实现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控。

据了解,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企业原本是海洋探测仪器领域的龙头,近年来延伸至绿色智能船舶制造,已成功交付黄柏河流域电动巡查船、仙岛湖电动游览船等多款产品,同时,企业率先在全国启动了标准船型批量化建造工作。凭借数字技术与绿色工艺的融合,企业正为船舶制造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新活力。

来源:宜昌新闻

责任编辑:夏晓君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