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东湖快语|你不会觉得这样的整蛊很好笑吧?
湖北日报 2025-10-21 09:18:32


湖北日报评论员 杜宇慧

近日,用AI制作“流浪汉闯入家中”图片来整蛊家人的帖子,在社交平台“走红”。

图片发送者原本是想以此测试家人的反应,以及自己在对方心中的重要性。不曾想,家人信以为真,当即报警求助。

民警到现场后,发现图片纯属伪造,严肃警告:这属于浪费公共资源,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会被罚款、拘留,甚至负刑事责任。

AI技术发展得太快,一些人手痒想要“尝个鲜”,用AI生成内容博家人一笑,顺便炫炫新技术,这份心情也可以理解。不过一方觉得好玩,另一方可不这么觉得。被整蛊者当时有多害怕,从频频有人报警就可见一斑,即使随后发现是假的,想必心里也要难受好一阵子。有人就引用《狼来了》的故事这么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用无底线的玩笑测试感情,只会伤害感情!”

只是想“炫个技”却换来如此反应,当事人也许觉得委屈。但其实,有些事情必须较真。用AI伪造内容并传播,情节严重的可能违法。最近在青岛,一名女销售员的照片被盗用,AI生成不雅视频传播,警方当时就行政立案;在浙江,一名男子生成了女儿被人抱走的“寻人启事”,发到社交平台,结果被行政拘留。

因为伪造内容而占用警力,耽误的可能是别人宝贵的救援时间;如果图片、视频广泛传播引起社会恐慌,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是擅自换用别人的脸,还可能侵犯肖像权、名誉权;若伪造的场景有景区、街道等公共场所,属于严重扰乱公共秩序。一句话,AI生成内容有底线、有风险,不可不慎。

今年9月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中,明确要求所有AI生成的内容要添加显式标识“亮明身份”。尽管有强力的监管信号,“反AI伪造”落到生活中,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每个人的认识和自觉。AI技术刚面世时会给人兴奋感,激发创造力,这是有益进步的好事。对技术的感觉从新鲜到不新鲜,认识也应该回归理性,多一点务实应用,少一些娱乐滥用;多一些求真精神,少一些轻信盲从。这样,AI应用就能多一点正面力量,多一点正向价值。

责任编辑:肖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