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通讯员 张天真
近日,2025阅文创作大会分论坛、由中国最大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联合大英图书馆举办的“她的故事”中英创作对谈在武汉举行。来自中英双方的创作者与文化学者展开深入交流,包括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姒锦,阅文集团大神作家董无渊,大英图书馆策展人Giulia Carla Rossi在内的几位女性嘉宾,共同探讨东西方的女性叙事。
沙龙现场
2024年11月,阅文集团与大英图书馆开启为期三年的合作项目“数字时代下的文学”,推动中英文化交流。阅文旗下26部网文作品如《庆余年》《诡秘之主》《君九龄》《慕南枝》等入藏大英图书馆,其中多部为湖北网络作家作品。
2024年入藏大英图书馆的十部阅文作品
Giulia Carla Rossi 是大英图书馆当代出版物部门的数字策展人,她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大英图书馆正在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和保存数字出版物,与阅文的合作,让大英图书馆可以纳入更多的故事,更多元化的声音,视角以及不同形式的写作。
大英图书馆当代出版物部门数字策展人 Giulia Carla Rossi
论坛上,中英嘉宾围绕“与他人”“与规则”“与自我内心”的博弈这三个维度,探讨了东西方女性在不同文化叙事中的成长路径。
现场嘉宾表示,当前一个普遍的叙事陷阱是,在处理与他人的博弈时,把女性与另一个女性对立起来,在英语中这种现象被赋予一个词叫“猫斗",而在中文语境中被称为“雌竞”。她表示,这样的处理忽略了真正应该关注的冲突,即家庭生活与外部世界的紧张关系,外部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在当下,表达女性之间的团结至关重要。
这一观点得到了在场作家的共鸣。当讨论转向“规则”时,东西方的创作视角则呈现出有趣的差异。
今年是简·奥斯汀诞辰250周年,现场放出了大英图书馆收藏《理智与情感》的第一版的图片,其扉页的署名是“一名女士”(A Lady)。Giulia 以此为引,分享了简·奥斯汀在她的时代,如何与社会偏见,社会规则斗争。“在奥斯汀的时代,社会认为女性不会写小说,女性即便出版也往往会采用一个男性笔名。简·奥斯汀选择了匿名却强调了自己的性别,以此反抗了偏见,证明了女性也能成为成功的作家。”
大英图书馆 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第一版扉页,
中国作协会员,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姒锦的创作以古代背景为主,她更倾向于利用规则而非颠覆规则。她表示,“封建礼教对女性会规训和工具化。”她表示。自己笔下的女主并不会一上来就轰轰烈烈地去反抗,而是通过慢慢试探,找到打开枷锁的钥匙,获得通往自由的阶梯。在她看来,创作一个彻底颠覆规则的角色,固然有爽感,却缺乏一些真实感。自己更喜欢创作一个能在规则里游刃有余,但又能以柔克刚的女性,传达一种“既要坚守自我,又能兼顾他人”的文化内核。
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姒锦
重庆市作协会员,阅文集团大神作家董无渊则提供了另一个看待规则的角度:一个独立,具有自我意识的女性,首先应当能认识规则,其次还能自我选择是否遵从规则。“这是我给到笔下女主最大的自由。”她认为,无论是让人物颠覆规则还是于规则中挣扎奋起,关键是要与人物的原始设定和博弈的过程相匹配,才更具说服力。
当讨论回归到创作的核心“如何塑造出一个有人物弧光的角色”时,Bee 表示,大众以为简·奥斯汀的作品聚焦于婚姻,其实她的创作本质聚焦的是自由与反对自由的力量。“在奥斯汀的年代,年轻女性从成年到婚姻之间,有一个短暂的自由窗口,这个阶段,年轻女性才有机会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其作品之所以能引发普遍共鸣的原因。”
而在姒锦来看,成长型,陪伴型的角色,让阅读不再是单向消费,读音拥有了和角色共同的情感经历,不管过去多久,依然会记得这个角色,因此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商业价值。
董无渊则看到了市场偏好的一些微妙变化。她指出,“成长型女主”意味着会不断犯错,读者需要跟着角色为错误付出代价。但当下的市场,读者们追求的情绪价值更偏向爽感,如果能让成长型女主遇到的困难与成长的历程相匹配,让成长变成一个升级打怪的过程,这种写法依然会被市场买单。
活动现场
论坛中,中西方创作者达成了共识:无论时代与媒介如何变迁,真诚的表达是让女性和女性创作者被看到,被听见的最好方式。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