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政务公开丨医保药品追溯码守护群众用药安全与医保基金安全的“电子盾牌”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09:58:06

图片

政务公开是将政府信息进行公开化透明化为人民群众广泛知晓提升老百姓对政府信任度的一个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开办《政务公开•在线访谈》直播节目为广大市民对照政策解读文件,答疑释惑本期嘉宾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娟

图片

Q:1、谢局长,药品安全是民生大事,医保基金是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而药品追溯码就是连接这两者的关键纽带,可能很多市民在买药时会注意到药品包装盒上有一串20位的数字编码,这应该就是药品追溯码了吧?但大家对它的具体作用、构成还不太清楚,您能不能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医保药品追溯码?它的“特殊之处”在哪里?

A:这个问题提得特别好,药品追溯码确实是咱们买药、用药时容易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小标识”。简单说,药品追溯码就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每一盒正规药品都有唯一的一串编码,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号,不会重复,能全程记录药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使用的全链条信息。

从构成来看,这20位数字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专属功能”:

第一部分是前7位,叫药品标识码(产品资源码),包含了企业名称、药品通用名、剂型、批准文号、包装规格等核心信息,相当于药品的“身份档案摘要”,扫一眼就能知道这是哪家企业生产的什么药;

第二部分是第8~16位,共9位,是单件序列号(生产标识码),这是每一盒药品的“专属编号”,每家企业生产药品时,序列号从1开始依次编排,也就是说,哪怕是同一批次、同一规格的药品,每一盒的序列号都不一样,能精准定位到“某一盒药”;

第三部分是最后4位,校验码,这是保障追溯码不被伪造的“安全锁”,它是根据前16位数字通过特殊算法计算出来的,造假者即便能模仿前16位,也无法算出正确的校验码,从技术上杜绝了“假码”的可能。

更关键的是它的底层逻辑,每盒药品只有一个追溯码,每一个追溯码只能对应一次医保结算。这就意味着,一旦某盒药的追溯码在医保系统里有过结算记录,再想用它第二次报销是行不通的。这个逻辑是我们用追溯码监管医保基金、打击骗保行为的核心基础。

Q:2、原来追溯码的设计里有这么多“门道”。那从国家到咱们仙桃,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精力推进药品追溯码的应用?这背后有哪些政策考量和现实需求呢?

A:推进药品追溯码应用,既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也是解决群众用药痛点、守护医保基金安全的现实需要。从政策演进来看,这是一个“逐步深化、全面覆盖”的过程。早在2012年,国务院就提出“推进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完善覆盖全品种、全过程、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这是药品追溯工作的起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追溯体系,把药品纳入重点监管品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要求“全面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严格医保基金监管,让每一分钱都用于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这些指示为我们推进工作指明了方向。

从地方实践来看,过去咱们在医保基金监管中发现过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参保人超量开药后倒卖药品(也就是“回流药”),有的药店把非医保药品串换成医保药品报销,甚至还有极少数人使用假药骗保。这些行为不仅浪费医保基金,还可能让群众用到来源不明的“问题药”。

而药品追溯码正好能解决这些痛点。通过追溯码,我们能查到药品的“前世今生”,知道它是谁生产的、从哪来、卖给了谁、有没有被报销过,相当于给药品装上了“追踪器”,给医保基金装上了“防护网”。

特别是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卫健委、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医保发〔2025〕7号),这个文件是当前推进追溯码应用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咱们仙桃也是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Q:3、您提到了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文件,这应该是当前大家最关心的政策了。能不能具体说说,这个文件对医药机构、对市民有哪些具体要求?比如什么时候开始必须扫追溯码才能报销?药店卖药时要注意什么?

A:这个文件的核心是“全流程、全量采集、全场景应用”,确实对医药机构和市民的用药、购药流程有明确要求,我分时间节点和具体责任给大家说清楚:

首先是时间节点,这是最关键的。从2025年7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售药店)在销售药品时,必须先扫描药品追溯码,确认追溯信息无误后,才能进行医保基金结算,简单说,“不扫码,不报销”,这一条已经从7月1日开始执行,目前咱们仙桃的所有定点医院、药店、诊所等都已经实现了扫码结算的功能。

从2026年1月1日起,有两个更细化的要求:一是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包括村卫生室、个体药店)必须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也就是说,不管是医保药品还是非医保药品,只要是销售的药品,都要把追溯码信息上传到国家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二是定点零售药店在给市民开具购药小票时,必须清晰显示药品追溯码信息,方便市民核对、查询。

其次是核心应用要求,文件里提到了“六带码”,这是追溯码在医保领域的关键作用,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1是“带码结算”。就是刚才说的,扫码才能报销,确保每一笔医保结算都能对应到具体的药品;

2是“带码入目录”。今后新增医保药品目录时,会把“是否具备可追溯条件”作为重要参考,从源头保障医保药品的可监管性;

3是“带码挂网”。药品要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挂网,必须提供追溯码相关信息,确保采购的药品来源正规;

4是“带码集采”。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中,所有中选药品都要实现追溯码全覆盖,防止“中选药品被替换”;

5是“带码监管”。我们监管部门通过追溯码数据,能实时监测药品的流通、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核查;

6是“带码服务”。市民通过追溯码能查询药品的真伪、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享受更透明的用药服务。

这些要求看起来是对医药机构的约束,本质上是为了保障市民的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的安全,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老百姓。

Q:4、听您这么一说,追溯码确实是个“多功能工具”。那在实际监管中,咱们医保局是怎么通过追溯码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没有一些咱们实际的案例,能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它的作用?

A:在实际监管中,追溯码就像“火眼金睛”,能精准识别三类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我结合案例给大家讲。

第一种是倒卖药品(回流药),这是最常见的。它的追溯码特征很明显,同一串追溯码在不同省市、不同医药机构出现医保结算记录,而且至少有一次用了医保统筹基金,结算间隔一般在一周以上。比如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国家医保平台筛查发现,市民夏某某2025年3月在仙桃某药店购买了4盒通心络胶囊,这4盒药的追溯码在2025年1月出现在了湖北省外某药店的医保结算记录里,最终查实仙桃某药店违规销售了回流药品给参保人,目前该药店已经解除了医保协议并将线索同步移交市市场监管局进行处理。

第二种是串换药品,就是药店把非医保药品或者生活用品当成医保药品报销。这种行为的追溯码特征是,同一串追溯码在同一家医药机构多次结算,而且结算的药品名称和实际销售的物品不符。比如今年5月,国家局在检查某社区药店时发现,有38条追溯码记录显示销售的是“复方阿胶浆”(医保药品),但实际销售的是保健品;还有40条记录显示销售的是“盐酸二甲双胍片”(降糖药),实际卖的是纸巾、洗衣液等生活用品。

第三种是使用假药,这种行为的危害最大。它的追溯码特征是,同一串追溯码在多个省市的非连锁药店频繁结算。比如去年,国家局发现某诊所的一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药)追溯码,在湖北、河南、湖南三省的10多家药店都有结算记录,最终确认这批药是假药,涉案诊所被移交公安机关处理,避免了更多群众误用假药。

Q:5、这些案例确实让人警醒,也能看出追溯码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那这项政策推进过程中,对医药机构、市民还有咱们监管部门,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比如药店要不要升级设备?市民买药会不会更麻烦?

A:这项政策的推进,对不同群体确实会有不同的影响,但总体上是“短期有调整,长期利大于弊”。

先说说对医药机构的影响。短期来看,医药机构需要升级信息系统和扫码设备,比如药店要更换能识别追溯码的扫码枪,医院要改造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这会增加一些运营成本。但从长期来看,好处很明显,一是规范了药品管理,减少了因药品来源不明导致的质量风险;二是降低了违规风险,通过追溯码能避免“串换药品”“使用假药”等问题,减少被处罚的可能。比如咱们仙桃的某连锁药店,今年升级系统后,通过追溯码发现了3批来源可疑的药品,及时退还给了供货商,避免了后续的风险,这其实是在帮医药机构“避坑”。

再说说对市民的影响。对市民来说,不仅不会更麻烦,反而会更安心、更方便。一方面,市民买药时能通过小票上的追溯码,在支付宝“码上放心”平台、国家医保APP上查询药品真伪、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比如家里老人买了降压药,扫一下追溯码就能确认是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不用再担心买到假药;另一方面,一旦出现药品质量问题(比如召回),监管部门能通过追溯码快速找到购买过该药品的市民,及时提醒更换,保障用药安全。

最后是对监管部门的影响。追溯码让我们的监管从“事后查处”变成了“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以前我们要靠人工排查、群众举报才能发现问题,效率低、覆盖面窄;现在通过追溯码大数据,我们能实时监测全市药品的流通、使用情况,比如某一种药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重复结算,我们就能第一时间介入核查,监管效率提升了至少3倍,也能更精准地守护医保基金安全。

听众提问

Q:我家里有老人,经常买慢性病的药,怎么查买到的药是不是正规的?用手机能查吗?

A:市民用手机就能查药品追溯信息,有两种简单的方法:

第一种是用支付宝“码上放心”平台:打开支付宝,搜索“码上放心”,进入小程序后,输入药品包装盒上的20位追溯码,就能看到药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

第二种是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在APP里找到“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询”模块,输入追溯码后,不仅能看到药品信息,还能看到该药品的医保结算记录,如果显示“涉嫌多次销售”,说明这串追溯码在其他地方有过医保报销,可能存在问题,建议不要使用,并向我们举报。

Q:我去药店买药的时候,药店工作人员说用现金购买比刷医保购买要便宜,这是什么情况?

A:大家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留心,可以利用药品追溯码信息查询一下药品信息。有些药店为了规避医保基金监管,会用各种利益诱导消费者购买一些来路不正的药品,因为一旦使用医保基金结算,就会被纳入医保药品追溯码信息监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及时向医保部门反映。排除这个情况后,遇到价格方面、或者药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责任编辑:叶卓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