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原创2025-10-18 21:31
在历史街区来一场艺术漫步,于城市街头偶遇当代戏剧,看光影大秀“飞”上百年建筑……10月18日,“武汉·有艺思”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拉开帷幕。本次艺术生活季将艺术体验向下扎根城市的街头巷尾,向广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构筑起充满武汉特质和武汉气质的城市文艺现场。公众不再仅仅是艺术的观众,更被鼓励成为艺术的参与者、互动者、共情者与共创者,从“旁观”走向“融入”,在丰富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通过“无门槛”的参与方式,文艺成为连接人与城市的桥梁。
一步一景皆艺术
“漫游计划”解锁文艺奇遇
走进汉口历史风貌区平和坊,“武汉艺术生活漫游计划”通过户外艺术市集、Citywalk、文学对谈、艺术沙龙、绘画作品展、艺术投影秀及艺术包装城市活动等,打造出多门类艺术与生活多元融合的体验空间,市民游客从多重感官维度上感受到不同艺术形式共振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户外艺术市集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30余家各具特色的市集摊位集结,独具匠心的文艺创作者们齐聚一堂,带来了涵盖艺术文创、非遗手作、创意手绘三大板块的精彩作品。市民游客穿梭在摊位间,或俯身细看作品,或与创作者交流,还能参与手工制作,感受艺术之美、生活之趣。
户外艺术市集。
活动现场处处透着诗意,文艺元素悄然浸润市井生活和烟火街头。“长江淌过的地方,都有艺术在生长”“沙湖湖畔柳如烟,夜半渔灯照客眠”——这些句子随处可见,游客林淼一边轻声念着,一边忙着和朋友拍照,脸上满是笑意。“太有意思了!”她忍不住感叹,“这里的文艺氛围直接拉满,这才是周末该有的正确打开方式。”现场还以“微光中的漫游者”为主题,展出了艺术家李继开近年来的新作。AI互动邮局更吸引观众喊出自己的声音,留下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多样的体验让游客直呼:“这是一场文艺奇遇,拍得过瘾、看不过来!”
闲逛市集、亲手创作、欣赏画展……在“武汉艺术生活漫游计划”的场景中,一步一景皆艺术,一条城市艺术漫步Citywalk路线也随之自然生成。参与者自由穿梭于各个艺术活动区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活动现场还特别推出了“艺术漫游护照”,市民游客边走边逛边盖章,集满“艺术护照”后还能抽取限量文创,增加参与趣味。
名家“摆摊”市民共创
“汉味”文艺全民造
在平和坊广场,一座兔子形态的大型艺术装置格外吸睛,6米高的白色兔子上描画着数不清的蜿蜒线条。这是武汉自由艺术家杨芾艺术IP“Me.U”的最新作品。杨芾介绍,这些线条代表武汉的地理等高线,凸显“此时此刻在这里”的艺术在地性。它们形似水波涟漪,契合江城的城市特质,寓意无论经历多少风雨,生活终将回归如水般的平静与美好。杨芾认为,武汉的文艺氛围欣欣向荣,许多艺术家在以独特方式推动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而此次艺术生活季的举办,为提升文化艺术普及度、增强其与百姓生活的连接提供了绝佳契机。
观众和Me.U兔艺术装置合影拍照。
活动现场,武汉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各协会的艺术名家亲临,与观众面对面交流互动。“书法·字在江湖”“摄影·时光切片”等艺术包装城市活动也邀请本土艺术家走进街头,以互动形式拉近与市民的距离。
武汉画院专业画家路璨、吴智怡,在市集上带来了非遗宋锦文创、美术套色印章。数款套色印章的设计灵感,源自该院画家为武汉市文联成立75周年创作的系列绘画作品,独特的艺术属性吸引众多观众感受盖印与创作的双重乐趣。“这是我们首次以市集摆摊的形式推广艺术,很有意思,大家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武汉画院副院长、武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严好好介绍,“后续我们还会推出漆画扇等新品,希望每天都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
“零距离”创作让艺术真正属于每个人。武汉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郭天天挥毫为观众现场书写扇面。他认为,此次活动让包括书法在内的艺术更加接地气。郭天天特意选取武汉方言为创作内容,将地方特色与书法艺术相结合,并以扇面为载体呈现。现场观众通过打卡互动即可获得这份特色作品,也有观众现场参与共创,在感受书法魅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微缩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沈邦汉的摊位前总有游客驻足。比手指略长的微缩古琴、不到掌心宽的微缩湖北大鼓……精巧的作品令人惊叹。沈邦汉告诉观众,百年前他的先辈用微缩木雕向客人展示家具样式,如今生活技艺在沈邦汉手里发展成艺术作品。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傅欣感慨,“逛完市集,就真切地感受到艺术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紧连在一起。”
历史街区变身戏剧乐园
六大剧目好戏连台
平和打包厂旧址中庭,充满想象力的光影偶戏《寻狗记》点亮百年建筑。由1台复古幻灯机、2位表演者、10幅景片、68只剪影偶,共同展开了一场“太空漫游”,把观众带入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
在平和坊广场、咸安坊等地,“艺术生活戏剧周”活动打破传统封闭舞台的限制,艺术家们与市民游客亲密互动。观众跟着演员轻声念白,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追着“玩偶”奔跑,感受戏剧带来的欢乐与惊喜。历史街区变身“零门槛”公共剧场,市民游客能够轻松欣赏甚至参与到演出当中,享受这场当代戏剧的独特体验。
据介绍,此次艺术生活季通过“国际视野引入”提升艺术品质,活动主办方与“爱丁堡前沿剧展”达成深度合作,精心挑选六大优秀剧目走进城市街头巷尾。环境舞蹈《被土掩埋的菠萝蜜》、融合性表演艺术《蜗牛邮局》、光影偶戏《寻狗记》、光影童话帐篷《彩光王国与迷失的影子》、大偶巡游《神奇动物派对》、微生物童话剧场《格里格与消失的王国》等将于10月18日至23日在平和坊广场、咸安坊连演36场,让街头成为互动舞台,实现从“观赏型”向“体验型”的转变,从“场馆内”走向“城市中”。
环境舞蹈《被土掩埋的菠萝蜜》。
艺术生活季期间,除了戏剧展演外,还将举办“爱丁堡前沿剧展”戏剧艺术分享会,为观众带来对戏剧的全新认识与解读,进一步丰富市民游客的艺术体验。
夜幕降临后,平和坊的建筑砖墙化身为巨型幕布“动”了起来。借助AIGC技术,艺术投影秀投射出武汉历史变迁,老武汉黑白影像经AI上色动态演绎,还有东湖樱花“飘舞”、长江波涛“漫卷”,以“文化+科技”为江城夜间注入艺术活力。
点击下文,查看活动指南——
2025武汉艺术生活季,活动指南来了
(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秦璟 摄影:记者胡冬冬)
-
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