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文俊、杨文漪、通讯员蒋秋雨、谢小琴)10月18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车谷产业生态合作大会在武汉经开区中国车谷品牌运营中心举行,大会现场共签订30个重点项目,签约金额51.57亿元。
武汉理工大学分别与武汉经开区、广西汽车集团、北京理想汽车、中国移动湖北公司等签订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现场签订科研项目14个,招商项目11个。
武汉理工大学与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技术互联、生态共建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工科生要用技术去回应时代的需求,一道数学题有正确答案,但现实世界的难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需要去不断探索。母校的校训厚德博学、追求卓越一直影响着我,衷心期待与母校和各位合作伙伴携手,在智能电动车的赛道上追求卓越,为中国迈向汽车强国贡献力量。”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武汉理工大学杰出校友马东辉说。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是武汉经开区和武汉理工大学多年政产学研深度合作的重大成果,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并运行一年。双方当天签署协议,继续深化合作,推进军山校区二期、三期建设。
“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经开区的合作是双向奔赴,经开区的产业和学校的学科非常匹配。”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胡杰说,高校愿意把实验室、科创平台建在企业,也希望企业能多将科创平台建在高校。
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吴晓飞说:“当前,汽车行业正转型升级,技术迭代呈指数级加速,高度依赖高素质人才的持续供给。武汉理工大学在汽车领域积淀深厚,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形成了独特优势,在此背景下,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在经开片区设立校区,既为产业输送了适配型、创新型专业力量,更为深化校企协同创新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
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拥有世界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拥有10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厂,产销规模达百万辆级。当前,“中国车谷”正以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为切入点,在整车、新能源、软件、芯片、材料领域全面发力,形成“车能软芯材”全面协同的汽车生态体系。
当天签约的中成汽车低速无人车运力共享平台项目,是武汉经开区首个落地的低速无人项目,可实现无人车与仓储系统、配送站点的无缝对接,即无人车载着快递,从仓储站运送到居民小区驿站,配送时效更快、综合成本更低。
军山科投集团副总经济师、军山投发公司主要负责人王明明介绍:“该项目将率先在军山新城开展示范运营,市民将很快体验到低速无人车带来的高效、便捷配送服务。该项目未来3年内将达到100辆无人车,覆盖武汉全市。”
另一签约落地军山新城的离子能源武汉总部基地项目,聚焦固态电池这一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代核心技术”,其产品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续航1000公里的需求,可以解决电解液泄漏问题,为新能源汽车安全、长续航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湖北新能源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
汽车产业是湖北省支柱产业、龙头产业。当前,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深度重塑期。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围绕汽车产业多次调研把脉,明确提出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方向攻坚突破,全力支持武汉经开区打造“世界车谷”,加快壮大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