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晓洁)10月16日上午,宜都市医保局组织全市医保政策专题培训。
此次培训聚焦“参保长效机制、医疗救助及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三大核心内容,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实操指导”模式,为基层医保服务提质增效夯实基础。
培训会上,市医保局业务骨干首先详细解读了2026年度参保新政:个人缴费标准维持每人每年400元不变,人均财政补助提高至700元;集中征缴期为2025年10月9日至2026年2月28日。居民可通过“鄂汇办”“电子税务局”APP、代征银行网点等多渠道缴费,新参保人员可在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参保缴费一件事”办理。
培训会上,参保长效机制成为重点解读内容。依据《湖北省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实施意见》,连续参保满4年者每多缴1年,大病保险限额提高3000元;当年基金零报销者次年限额亦增3000元,累计提高大病保险限额可达8万元。同时明确待遇等待期规则,非集中征缴期参保或断缴者设3个月固定等待期,断缴每满1年增设1个月变动等待期。
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政策明确,参保人在本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通过一站式结算平台直接结算医疗费用;若在全国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只要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出院时可以直接结算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与本地同级医疗机构相同;因特殊原因异地就医个人垫付医疗费用的个别参保群众,可以持报销需要携带的资料(如发票、出院小结、市民卡等)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承保机构)进行结算。截至目前,宜都市2025年已有25738人次享受医疗救助报销,救助金额达870.01万元;27236人次享受大病报销,金额达1910.30万元。
“政策讲得透,案例接地气,后续开展工作更有方向了。”现场参训人员表示。下一步,宜都市医保局将组建宣讲队下沉村组、社区,同步建立“线上答疑”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务实的工作作风,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让全市群众的健康权益得到更坚实的保障。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