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神农架:五倍子产业铺就生态富民新路径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20 08:59:37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唐玉 胡滨)金秋十月,神农架的山林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在松柏镇送郎山五倍子种植基地,林业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潘琦正穿梭于盐肤木林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挂满枝头的五倍子果实。

“这可不是普通果实,是倍蚜虫寄生在盐肤木上形成的虫瘿,从颜色鲜红到微微开裂时就是最佳采收期。”潘琦说。

作为传统中药材与重要化工原料,五倍子的提取物单宁酸、没食子酸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加工、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市场需求常年旺盛。

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森林覆盖率91.16%,为野生五倍子提供了天然的生长环境。潘琦介绍,神农架拥有野生倍林10万余亩,各乡镇均有倍子产出,但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和技术管理,倍子产量仅有20公斤一亩。

为提高五倍子产量,潘琦团队通过植藓养蚜、收集春迁蚜、挂放性蚜和倍林改造等技术的应用推广,逐步实现了五倍子由野生野长向人工培育的转变。

五倍子的生长,离不开蚜虫与两种寄主的“协作”:蚜虫夏季寄生在盐肤木(夏寄主树)上,冬季则转移到苔藓(冬寄主)上越冬。“现在五倍子成熟后,棱角处会爆开,里面的角倍蚜会飞往冬季寄主苔藓。” 潘琦解释,到了第二年春天,团队会收集苔藓上的蚜虫培育,再挂袋到盐肤木上,让蚜虫重新寄生,最终形成新的五倍子,完成生长循环。

如今,神农架的五倍子产业已初具规模:现有3个合作社、5个产业大户、300余户林农参与其中,推广倍林7540亩,建成苔藓种植基地4个、蚜虫繁育基地2个,为林农免费发放蚜虫6万袋。

更值得一提的是,团队研发的“五倍子主要病虫害精准防控关键技术”,通过摸清林区倍林病虫害情况、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让五倍子亩产提升至80公斤,仅这一项,每亩就能为林农带来2400元收益。

责任编辑:杨洋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