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竹山县:以“非遗+”破局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10-10 11:39:1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徐丹、王寿成、章伟)非遗润竹山,匠心桃花源。10月7日晚,竹山县桃花源街区女娲广场灯火通明,2025年优秀非遗传承人颁奖暨展演活动在此举行,3000余名游客与市民驻足观赏,沉浸式感受传统技艺的文化魅力。这场“静态展示+动态表演”的文化盛宴,正是当地以非遗激活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活动现场,12位深耕非遗领域的传承人获表彰,涵盖女娲传说、绿松石雕刻、官渡民歌等多个项目。宣传短片中,匠人们坚守传承的故事,让观众深切体会非遗背后的文化底蕴。竹山非遗资源富集,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共16个,涵盖多领域的代表性传承人有20余人。从高端的绿松石雕刻饰品,到实用的官渡木椅家具,再到合碗席、老月饼等市井风味,非遗已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成为承载情感记忆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竹山县始终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非遗+旅游+体育+农业”深度融合新路径。从堵河剪纸在世运会的精彩亮相,到官渡民歌在央视大舞台婉转唱响;从飞云山绿茶制作技艺赋能传统农业产业、让醇厚茶香飘向万家,到高腔皮影在北京恭王府惊艳登台;再到上庸滚龙为各类大型文旅活动添彩助阵,一系列鲜活实践,让竹山传统非遗文化成功实现了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精彩蝶变。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如今,非遗不仅是竹山的文化符号,更成为拉动文旅消费、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竹山非遗让游客在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让从业者在传承中收获发展红利,更让千年文脉在与新时代业态的碰撞中持续焕发新生。

责任编辑:卢波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