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零号土猪串起产业链,恩施土猪从山林走向全国
湖北日报 2025-09-30 17:15:59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屿 通讯员石榴 赵子龙龙建红 实习生袁旻

9月16日清晨,恩施来凤县的山坳里还飘着薄雾,养殖户王朗已经扛着半筐混了玉米、红薯藤饲料走进猪圈。他弯腰将饲料倒进食槽,数头黑猪立刻围拢过来,粗重的嚼食声在山谷间散开,这些都是“楚乡黑猪”仔猪,是半个月前从农发零号公司领来的,毛色黑亮,比他以前散养的土猪壮实不少。

image.png

零号土猪“抱团突围”

“按照规定养到240斤出栏,公司直接派车来收,很方便。”王朗的语气里透着踏实。

为了扶助养猪散户农发零号公司拿出了实招:先制定了《零号土猪饲养标准和屠宰规范》,把“怎么养、怎么宰”等硬性规定落实清楚;再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统一品种、饲料、防疫、技术、检测、销售等。把散在深山的散户串成产业链共同体,让恩施山区的众多养殖户看到了希望。”以前养得好不好全看天,现在跟着标准走,卖猪不用愁。”王朗说,公司不仅提供仔猪,还制定了详细的饲养规范,包括熟食喂养比例、散养密度等指标。农发零号公司综合运营总监范漫表示“湖北不缺好土猪,恩施地方猪种本就有优势,但散户各养各的,没标准、没规模、没销路,再好的猪也走不出大山。”

加工闭环:全产业链布局

养得好更要卖得好。今年底,农发零号公司在黄陂横店区将建成华中地区首个集肉食生产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的智慧工厂,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这座占地35亩的超级工厂,配备了9条国内先进生产线,采用”智能生产+冷链云仓+数字中台”三位一体模式。

13年磨一剑:培育新品种

破解困境的关键还在于品种创新。今年6月,湖北省首个自主培育的瘦肉型黑猪品种”楚乡黑猪”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这个由湖北农发畜牧集团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团队历经13年培育的新品种,既保留了土猪的肉质风味,又优化了饲养周期和成本。目前,”楚乡黑猪”鲜肉产品已供应港澳市场,占据当地猪肉市场90%以上份额,月销售额达300万元,实现同比翻倍增长。

image.png

带动农户共同发展

截至2025年,零号土猪已带动恩施590多户农户养殖,标准化养殖率达100%,户均年增收2-3万元。眼下,这套模式正往咸丰等恩施其他县市复制,计划新建多个标准化养殖基地,预计能带动上千户农户共同致富。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在恩施州布局20万头楚乡黑猪产能,并通过”百城万店”计划,重点覆盖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夕阳西下,王朗看着在草地上晒太阳的黑猪感慨:”现在明白了,好东西不怕没人要,就怕没路子。跟着公司干,既能保住老手艺,还能增加收入。”从恩施山坳到黄陂工厂,再到全国市场,零号土猪串起的不仅是湖北生猪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更是无数农户”守着老手艺,过上好日子”的期盼。这,正是新政下农业产业化最生动的“湖北样本”。

image.png

责任编辑:罗序文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