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黄敏 唐克凡 王燕)近日,在石鼓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工作中,由“童伴妈妈”触发、多级联动的儿童守护行动在黄川村温暖上演,为一名因心理问题辍学的困境儿童小菲(化名)架起了一座通往阳光和校园的“彩虹桥”。

敏锐发现,“童伴妈妈”的暖心走访,捕捉异常信号。黄川村“童伴妈妈”在一次常规入户走访中。来到小菲家中时,本该在校读书的小菲却独自在家,神情低落。这与她记忆中那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判若两人。小菲的母亲忧心忡忡地表示,孩子近期变得沉默寡言,并拒绝前往学校,家人对此束手无策。
“孩子的变化往往是她内心世界的晴雨表。看到她当时的状态,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普通的情绪波动,可能是遇到了困难。”童伴妈妈回忆道。凭借其职责的敏感性和对孩子的关爱,她没有简单地将其视为普通的厌学情绪,而是在安抚家长后,第一时间将这一异常情况上报至市未保中心。
快速响应,未保中心的专业介入,架起支持桥梁。接到黄川村童伴妈妈的报告后,市未保中心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中心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上门,与小菲及其家人进行了深入、耐心的沟通,全面了解她的生活状况、心理感受及面临的困境,初步评估了小菲的心理状况。
经过综合研判,未保中心确认小菲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与干预。“我们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核心,就是要为孩子们构筑一张坚实的安全网。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危机时,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用专业的力量为他们托底。”未保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为此,中心已制定后续帮扶方案,将立即联系并引入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小菲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与治疗,帮助她解开心结,重建自信,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机制见效,“网底”筑牢,守护每一个“小菲”。此次事件的顺利处置,是“未保中心-乡镇(街道)-村(居)-童伴妈妈”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成效的一次生动体现。“童伴妈妈”作为深入基层的“前哨探头”,以其贴近群众的优势,实现了问题的早发现;未保中心则作为专业的“指挥枢纽”,确保了困境儿童的早报告、早干预。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个案帮扶,更彰显了我镇对困境儿童,特别是其心理健康问题“发现一起、关爱一起、护航一起”的坚定决心和工作力度。下一步,石鼓镇将继续织密防护网,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角落。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