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东湖快语|“掏鸟蛋”课程应该取消,与鸟蛋真假无关
湖北日报 2025-09-24 20:36:32

微信图片_20250924172653_161_92.jpg图为“华南植物园”微信公众号已删除推送的部分截图。

湖北日报评论员 刘中扬

近日,华南植物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青少年现代攀树”独立营活动预告,课程中包含的“掏鸟蛋”内容引发公众关注。尽管推文中强调“非园区自然鸟巢鸟蛋”,但在大多数网友对课程设置的质疑声中,园方已将推送删除,并取消该课程。

把攀树、“掏鸟蛋”作为自然教育项目、宣传为“自然探秘”的一环,不止在植物园,市面上还有不少研学机构开设类似课程。然而,这恰恰是对自然教育使命的违背。引导青少年亲近自然,要用正确的方式:何不把“掏鸟蛋”改为“救鸟蛋或幼鸟归巢”呢?前者是惊扰,后者则是帮助,传递的是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

商业化运营无可厚非,但园区管理者必须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有更清晰的认知,从生态角度对商业活动进行层层把关。若非怀着尊重与敬畏之心出发,所谓探秘便只是单方面显示人类力量的活动。应当追问的是,探秘是为了什么?征服还是共处?

建设植物园、动物园、海洋馆等场所,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繁育、研究动植物,另一方面则在于向公众传播相关知识、引导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这些园区身处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之中,与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广袤天地相比,是一片片“狭小”的空间,但依然是动植物的“家”。许多青少年在这里第一次亲眼见到巨人柱、狮群、企鹅……从而真正意识到生命的鲜活、多彩与可贵,意识到人类并非是在这颗星球上繁衍的唯一物种。

最近,台风“桦加沙”来袭,广大网友在关心受灾地区群众生活状况的同时,也留意到了海南一动物园内大象“庄布”只有露天外舍的情况。公众对生态话题、动物福利的关心,体现出爱护环境、尊重生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约40亿年前,地球上诞生了生命。“草木有本心”,如何更好地与自然相处,还需要人类从过去的岁月里汲取经验,在当下与未来的实践中持续探索。

责任编辑:肖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