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评论员 付勤
在新疆,色彩是流动的诗。
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早上9点,湖北日报联动新疆博尔塔拉开启直播,带大家走进荆楚和新疆的田间地头,共同见证大地丰收的喜悦。
9月15日——9月2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随“走进美丽新疆”全国省级媒体采访团行走北疆,亲眼见证这片生长着花与果,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是如何迎来又一季丰收。
在博州精河县吾夏克巴依新村,红玛瑙一样的新鲜枸杞挂满枝头。枸杞产业发展中心工程师李明林小心地将红果果托在手心,这位来自湖北十堰的小伙子骄傲地向家乡记者介绍:“鲜枸杞的采摘和运输如同最嫩的樱桃,连人的体温和汗水都会对它造成影响,所以以往我们见到的都是晒干后的枸杞。现在有了锁鲜工艺,还有从博乐到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货运包机,这样一颗每天16小时日照晒出的红宝石,最快8小时就能摆上湖北的超市货架,比我回一趟老家都快。”
比红玛瑙还红的新鲜红枸杞(记者 付勤 摄)
在青得里镇阿里翁白新村,独具特色的彩色墙绘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村民们正在收集来的旧门窗、旧摇篮、旧餐具上尽情创作,准备在丰收季装扮村子。大片的蓝点缀热烈的红,是他们最喜爱的色彩。
在温泉县“雪莲花”露天温泉,游客脱下鞋子,惬意地在如莲花盛开的温泉池里,在蔚蓝色的湿地湖畔,免费体验天然温泉。几只天鹅游弋在身边,羽翼比远方的雪山还要洁白,古人笔下“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无价体验感直接拉满。
在赛里木湖,岸边一块大石头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世界上有一种蓝叫赛里木湖蓝”。赛里木湖资源环境管理局工程师阿不都瓦力·阿不力孜介绍,这个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湖泊,生态自我修复能力非常薄弱,近年来通过实施草场禁牧、建设低碳景区等手段,赛里木湖水质提升到Ⅱ类标准,部分区域透明度高达16米。赛里木湖的蓝,是纯净之蓝,新疆没有海,却收集了世上所有的蓝。
有一种蓝叫赛里木湖蓝
在特克斯八卦城,67岁的退休老党员靳文涛,用充满激情、文采和哲思的讲解,迎来游客一阵阵掌声与喝彩。“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巍峨峻拔的阿克塔斯山,波浪奔涌的特克斯河,“山气刚、川气柔、水脉盛,刚柔相荡而地道立矣”,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融入到县域空间开发与布局中,31个民族长期以来友好和睦相处,又较好地保留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形成了独特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新疆大地的调色盘上,枸杞的红与赛里木湖的蓝,草原的绿和向日葵的金,或孕育于阳光和沙土的热烈,或诞生于雪山和湖水的澄澈,新疆人正是用这些对比鲜明的色彩,在天地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生活之诗。
9月21日上午8点半,朝阳让新疆第一大河流伊犁河变成了金色。在伊犁老城,艾山江大叔的水煎包子也金灿灿出炉了。配上一碗咸奶茶,开启热气腾腾的一天。记者搭乘3路公交车走进伊犁老城,处处可见鲜红的国旗、绚丽的裙摆,处处可见蓝色的门窗、黄色的花朵。手风琴的旋律,在不经意间就会从一个街角、一处院落传来,街头的人们跟着音乐随时随地都能起舞,被称为“树上糖包子”的绿色无花果,要用树叶包裹着“哈”地大喝一声拍扁了再品尝。这个奇妙的小仪式,是为了让你每一口都能吃到生活的甜。
新疆民居,处处可见蓝色的墙面,鲜红的国旗。
最深的湖底藏着云朵的根,最美的心灵藏着深沉的爱。昭苏草原上,19岁的年轻骑手阿里汉策马扬鞭,头顶无垠苍穹,追随雄鹰的翅膀飞向远方的汗腾格里峰;特克斯县一处农家小院里,69岁的退伍军人、退休党员干部沈建佳,30多年来成为13个民族176名孩子的“阿塔”……蓝与红,是天空的辽阔,也是心灵的炙热,既有红红火火过日子的温度,又有翱翔于云端之上的境界。丝绸之路上的马蹄声,早已从传说走入生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0年的发展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跨越式跃升,更彰显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从戈壁变绿洲,从荒原起新城,用几代人的青春与奋斗,用游牧民族的豪放与农耕民族的勤劳,一起酿出了生活的甘露。
沈建佳老师和他的孩子们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曾随湖北日报“鄂疆飞鸿”采访组踏访独库公路全线,记录下50多年前的独库公路建设者们,飞越天山的壮志豪情和九死不悔的奉献牺牲。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踏上这片壮美的土地,截至2024年底,全疆公路总里程达到23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突破1.2万公里,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穿越阻隔新疆南北的天山峻岭,仅需20多分钟。
来自全国省级媒体的“走进美丽新疆”采访团在喀拉峻草原
今日之新疆,是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从长江之畔到赛湖之滨,自1999年湖北第一批援疆干部走进新疆,距今已26年。一批又一批荆楚儿女跨越万水千山,扎根西陲,种下鲜红的枸杞、洁白的棉花、金色的麦子。新疆70年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这片土地用最绚丽的色彩雄辩地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富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奠基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铺路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诗与歌。在人们心中,新疆代表着“诗与远方”。而真正生活在远方的人们,无须写诗,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首壮丽的叙事诗。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