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 为乡村振兴添“金”底色,铸强动能
湖北日报 2025-09-23 09:42:50

中国人寿.jpg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在竹溪县汇湾镇船丰村修建的“心连心”铁索桥。

湖北日报讯 9月,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长卷正在荆楚大地徐徐铺展。

江汉平原稻浪翻涌、清江流域肥鱼跃网、大洪山麓菌菇擎伞、三峡库区硕果盈枝、梁子湖岸蟹肥菊黄……千百年来“湖广熟、天下足”的农耕盛景,正续写新时代鱼米之乡故事。

这幅长卷之中,也有中国人寿湖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国寿”)的耕耘身影。近年来,其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提升涉农金融服务主动性、创新性和便捷性。

从推广“防贫保+驻村工作队”模式,到选派帮扶干部奔赴乡村一线;从优化金融产品筑牢返贫防线,再到启动“艺术回山”爱心助学计划……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途中,湖北国寿将答案写在大地上、田野中、山河间。

党建引领 锻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湖北襟三江而带千湖,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主产省”三个字,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金灿灿的希望。

近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发布会“农业农村篇”。会上指出,“十四五”期间,湖北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守护荆楚粮仓,端牢中国饭碗。对此,湖北国寿作为在鄂国有大型骨干金融保险企业,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公司党委督办体系,与公司经营管理一体推进。

2021年以来,全省系统各级公司党组织上下贯通、协同作战,从末梢到前端,从主筋骨到微血管,形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已累计选派182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帮扶干部,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之势奔赴全省113个帮扶点,在田野乡间践行初心使命,用实干担当助力沃土生金。

去年9月,一座全长102米、宽2.2米、净高14米的“心连心”凤凰咀索桥在竹溪县汇湾镇船丰村正式竣工。桥身顶端、桥头石碑上,“中国人寿”的绿色标识,在碧水蓝天下格外醒目。

原来,该村地处山区,河湾纵横,近半数村民日常出行、农耕劳作及孩童上学都需频繁跨河。但以往河道上仅有几座年久失修的漫水桥,每逢雨季汛期,河水湍急上涨,“过河难”成了困扰村民的大问题。

在走访了解情况后,湖北国寿驻村工作队迅速将修桥工作列为重点帮扶任务。通过积极协调各方资源,投入9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一座坚固的索桥横跨河道、拔地而起、迅速建成。

这座索桥,赢得了村民的赞誉,也畅通了出行路、求学路和致富路,成为湖北国寿以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与温暖注脚。

多年来,湖北国寿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扎实举措,也获得各方高度评价。2021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至2023年连续被湖北省委组织部等部门表彰为“年度工作突出派出单位”,被湖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综合评价为“好”的最高等级。

聚焦主业 密织民生保障安全网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湖北国寿充分发挥金融保险主业优势,以“大病保险+商业保险”业务发展为经纬,持续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涉农保险体系,不断织密织牢乡村振兴保险保障网。

一方面,通过大病保险兜底,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乡村振兴人群的保险赔付倾斜政策,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切实做到赔付及时、准确、高效。

2021年至今,累计承办大病保险项目63个,总承保人数达6671万人,业务总规模56亿元;累计赔付金额50亿元,惠及330万人次。其中,面向乡村振兴人口赔付金额达2.31亿元,覆盖17万人次,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返贫的压力,切实增强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另外一方面,创新创优产品供给,精准对接农户需求。深入研判脱贫人口实际风险特征,针对性开发乡村振兴专属保险产品与业务,保障范围全面覆盖意外伤害、定期寿险、重大疾病及医疗费用补偿等多重责任,精准服务于已脱贫、易返贫人群,为农村居民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保障体系,相关产品已在湖北顺利落地。

自2021年乡村振兴业务启动以来,湖北国寿严格落实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政策倾斜,保持业务规模总体稳定。截至当前,已累计为812万人提供风险保障2429亿元,实现业务规模2.64亿元,赔付支出1.46亿元,惠及6万人次,有效发挥了保险防返贫、促振兴的稳定器作用。

其中,身处乡村的残疾人群体,抵御意外和疾病的能力更为脆弱,更需要社会与制度的多重呵护与保障。

对此,湖北国寿始终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体验,致力于为残疾人提供简洁、品质、温暖的 “国寿好服务”。截至目前,已在省内多地市承保残疾人保险项目,通过 “绿洲”“绿舟” 等系列产品,为残疾群体提供涵盖意外身故、住院医疗和住院日津贴等多重保障,为他们的生产生活筑起一道温度与硬度兼具的安全屏障。

授人以渔 谋划乡村发展长远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湖北国寿深谙其道,也始终坚持以赋能代替输血、以创新激发内力,通过多元化、可持续的帮扶模式,从源头助力乡村产业、人才与文化的全面振兴。

借消费帮扶拓致富路。湖北国寿不仅帮助农产品“走出去”,更注重打通市场渠道、提升产品价值。2021年以来,累计购买帮扶地区农产品474.74万元。2024年,仅在十堰地区就帮助销售农产品125.04万元,致力形成“以购代捐、以销促产”的良性循环。

以产业帮扶造新引擎。公司跳出传统捐赠模式,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增强乡村造血能力。2024年,投入80万元在十堰市竹溪县船丰村建成多功能茶厂,以青茶飘香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提升与茶农增收。集团旗下资产公司十年间持续深耕丹江口,累计投入超9000万元,落地帮扶项目近200个,成功打造“国寿丹泉”瓶装水、“博奥鱼头”加工等特色产业品牌,推动北冰洋产业园落地生根,走出了一条“一县一业、一品一策”的产业振兴路径。

靠人才帮扶蓄强后劲。湖北国寿坚信“扶智”是根本,充分整合内外部优质培训资源,精心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司连续多年组织帮扶地区的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实用科技人才及乡村教师等关键群体,赴成都、上海等先进地区,参加中国人寿总公司举办的“三支队伍”专题培训班,为乡村“派驻精英”,为振兴“培养砥柱”。

用文化滋养“种艺术”。自2019年启动“艺术回山”计划以来,湖北国寿以美育公益为载体,持续将优质艺术教育资源输送至恩施利川、十堰郧西与丹江口、孝感大悟等地区。通过爱心捐赠、艺术课堂等形式,弥补乡村教育短板,点亮儿童艺术星火,用文化的涓涓细流滋养乡村肥沃土壤。

从消费助农到产业兴农,从队伍培育到文化浸润,湖北国寿不断拓展帮扶维度、创新服务形式,不仅关注农民增收的“眼前事”,更谋划乡村发展的“长远计”。这一系列举措,也成为其将帮扶触角延伸至乡村振兴更多“神经末梢”的鲜活缩影。

结语

多年间,从恩施峡谷到江汉平原,从大别山南麓到鄂西林海,湖北国寿的足迹深沉而有力量。

便民桥连通致富路,保险单守护万家康,新产业激活新动能,强队伍变身领头雁,小课堂点亮大梦想……金融活水正奔涌,乡村沃野孕希望。

湖北国寿以实际行动,将宏大的乡村振兴叙事,坚定落在每一处微小的需求与期盼之中,让丰收的喜悦更浓烈,让农民的笑颜更舒展,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鲜亮!

撰文:姚波 王璐瑶

责任编辑:李雁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