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玉麟 通讯员 陈长丽
为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0日,武汉植物园举办了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以“保护种质资源多样性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学、观、品”(专家讲堂、资源圃探秘、品鉴体验)等形式,向公众展示我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的重大成果,助力推进国家种业振兴行动。
猕猴桃家族五花八门
学:了解“超级水果”猕猴桃如何从起源到餐桌
钟彩虹研究员讲课现场。(受访者提供)
“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唐代诗人岑参曾用这样诗句,描绘了庭院中猕猴桃藤蔓缠绕的动人景致。
“猕猴桃原产中国,中国是猕猴桃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大多数猕猴桃物种为我国特有种。”当天,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执行主任、国家现代柑橘(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猴桃资源岗位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创新利用团队负责人钟彩虹研究员在武汉植物园《楚杉科普讲堂》开讲。
她以“揭秘超级水果猕猴桃的科学与美味”为题,系统介绍了猕猴桃从野生资源到餐桌美味的科学历程,以及武汉植物园在猕猴桃品种培育和种质创新方面的前沿成果。钟彩虹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在品种研发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40年来坚持育种技术创新,形成了自己研发体系,自主研发育成了73个猕猴桃品种,其中“东红”获得德国柏林国际果蔬展的金奖。
在观众互动环节,不少小朋友积极与专家互动。“猕猴桃跟桃子是什么关系?什么样的猕猴桃最美味?怎么挑选猕猴桃?”钟彩虹一一为大家解答。她说,市售猕猴桃可分为“即食”和“非即食”型,“即食”猕猴桃买来就可以吃,“非即食”的则还需放置变软后食用。软硬适中的猕猴桃最好吃,挑选的时候不要捏果实的中间,应捏果实的两端来判断是否成熟——有果香味,稍软又没有软烂的果实最佳;过软,且有酒味的猕猴桃不要食用!
在讲解过程中,钟彩虹表示,猕猴桃是可以改善呼吸健康、缓解便秘、促进心脑血管健康,并具有抗癌功效的“超级水果”。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们每天可酌情食用1-2个猕猴桃。不过,猕猴桃性寒,对于有荨麻疹、过敏性疾病及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
钟彩虹介绍,科技赋能猕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猕猴桃已经从山间走向全球,实现从“野果”到“奇异果”的华丽变身,现在好吃的中国猕猴桃不断涌现,以后可供选择的猕猴桃品种将更加细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观摩现场。(受访单位提供)
园内最小的猕猴桃“小叶猕猴桃”
观:“最小猕猴桃”形似花椒 引众人观摩
作为物种保育和科研基地,平日不对外开放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当天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100多位社会公众作为幸运游客,受邀走进资源圃近距离感受“奇异家族”的多样性。
“这是资源圃里最小的猕猴桃小叶猕猴桃,它的果实直径不到1厘米,重量不足1克。”
“这个身上长了很多的斑点的名叫异色猕猴桃。”
“大籽猕猴桃成熟后是橘黄色,味道又苦又辣。”
……
在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组高级实验师韩飞、工程师吕海燕的带领下,公众对猕猴桃的认识又拓宽了边界:有毛的,无毛的;有圆形的也有长条形的;有酸甜可口的,也有苦辣难咽的,果然是“奇异家族”。
武汉植物园猕猴桃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组工程师吕海燕(红衣)在给公众讲解。(受访者提供)
“大籽猕猴”结果状。(受访者提供)
品:武汉植物园专利品种“东红”最受青睐
在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外,一场更直观的猕猴桃果实科普展示吸引了不少公众的目光。60种猕猴桃果实在桌子上依次整齐排列,维生素C含量很高的阔叶猕猴桃,长着尖尖“嘴巴”的对萼猕猴桃,身披白毛的毛花猕猴桃,味道麻辣的大籽猕猴桃,个头似小枣的软枣猕猴桃,耐贮性极佳的黄肉品种“金艳”,酸、甜、苦、辣、麻风味应有尽有,绿色、黄色、橘色颜色各异,猕猴桃的果实多样性,让公众大开眼界。
活动现场的品鉴区果香四溢,成为最具人气的“甜蜜”打卡点。武汉植物园精选了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东红”“米良1号”“金美”等20余个猕猴桃栽培品种供公众品尝。曾获德国柏林国际果蔬展金奖的“东红”猕猴桃以其浓甜风味征服了不少品尝者。
“真甜!”一位小游客吃完后由衷赞叹“我最喜欢吃‘东红’!”。而特早熟黄肉品种“金美”则以高糖度和独特风味同样赢得青睐。韩飞介绍,“东红”是武汉植物园自主选育的专利品种,其抗果实软腐病能力强,肉质紧实,风味浓甜可口,耐贮藏,是最优良的红心猕猴桃品种之一;“金美”作为特早熟高糖猕猴桃新品种,填补了市场空档期。
种质资源是我国种业发展的基础。钟彩虹介绍,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一直致力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未来还要继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异性状和基因,培育出更多优良品种,助力猕猴桃产业发展。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