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莉霖 通讯员 朱玫
“粮食过度加工,就像买椟还珠。”
“‘陈粮’不等于坏米。”
“油也是有脾气的。它们的‘烟点’不同。”
“粮食‘怕热’,在高温环境下会悄悄减肥。”
“水分、温度与时间,一粒稻谷从田间到粮仓,要闯过生死关。24小时没处理就会发芽。”
在全国科普月暨湖北省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浓厚氛围中,9月19日,以“科技保粮安 科普惠万家”为主题的2025年湖北省粮食科普讲解比赛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举行,选手们现场金句频出。不少科普小知识,让评委们也感慨很新鲜。

被选手的讲解内容吸引,评委频频追问。
本次赛事由湖北省粮食局主办,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联合承办,各市(州)发改委(粮食局)及有关企事业单位共19支参赛代表队同台竞技。选手们以生动案例、专业知识与通俗表达,围绕粮食科技、储粮安全、健康饮食等核心主题展开精彩讲解,将“藏粮于技”“节粮减损”“科学用油”等粮食科普要点传递给现场观众。

湖北荆楚源油脂有限公司的陈大伟介绍“吃油的学问”。
“很多人误认为‘陈粮’就是坏粮,其实不然。”来自孝感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的管玘介绍,只要收储得当,存放一年的粮食,在检测仪器中显示,与新粮的口感和营养没有差异。
“没有轮换计划,交易平台就不卖票。没有这张‘出库通知单’,粮食就没有车票,通不过闸机。”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代书阳,对照一组卡通漫画,用乘坐高铁打比喻,巧妙解读政府储备粮销售采购平台的运行规则。

当阳市民天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尚春霞讲述“一粒米的一生”。
“我们因地制宜,利用鄂州的市树——樟树,以干树枝和干树叶作为载体,开展绿色储粮害虫防治试验。”来自鄂州市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的周璐,分享了藏在粮仓里的“科技密码”。
来自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董同珺讲述“大国粮仓从土木仓房到‘气囊’奇迹的升级故事”。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选手邓真真聚焦“全谷物健康价值”,介绍如何通过科技手段让全谷物食品从“良药苦口”变为“美味可口”。

武汉市发改委代表队的选手陈睿正在科普讲解,获得本次大赛冠军。
“巨大的粮仓里,潜伏着244种粮食杀手。AI精准捉虫,实现从‘人找虫’到‘虫自现’的革命性转变。”在激烈的角逐之后,凭借《基于AI 视觉识别的储粮虫情监测系统》主题讲解,武汉市发改委代表队选手陈睿斩获一等奖。

选手、评委和嘉宾的合影。
·本次比赛增设粮食科普知识竞答环节,答题正确的观赛者获赠由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推出的科普IP形象“米博士”卡通玩偶。
“为全省粮食领域科普工作者搭建交流展示平台,通过生动的讲解让粮食科技知识走进大众。”湖北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硕介绍,本次比赛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传播粮食科技知识的重要举措,呼吁以科普力量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赛事组委会表示,未来将持续以科普为桥梁,推动粮食科技成果转化与普及,为守护湖北“粮袋子”、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注入更多力量。

奖杯设计配图蕴含深意:一等奖是收获期、二等奖是出苗期,三等奖是播种期。
获奖名单:
一等奖:陈睿
二等奖:邓真真、周璐、曾江燕子
三等奖:石浩力、董同珺、谌丽
优秀奖:管玘、陈大伟、郑越男、潘新星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