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东湖快语|让春秋假成为“成长假”“幸福假”
湖北日报 2025-09-18 07:31:24

制作中小学春秋假插画.png

湖北日报评论员 谈牧

今年以来,“春秋假”成了一个热点话题。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缩短寒暑假。

消息一出,家长群、朋友圈刷屏点赞:终于可以避开人潮,带娃看山河;终于不用在暑假“人从众”,在寒假“冻手冻脚”;终于可以让孩子在最舒服的季节,去奔跑、去呼吸、去长大。


春秋假不是简单的“挪假”。过去,我们把最漫长的假期留给酷暑与严寒,却错过了春秋两季最适合户外、最适合研学的黄金时段。如今,把寒暑假各“削”几日,换来两段不冷不热、不挤不贵的“小黄金周”,既让孩子避开极端天气,又让家庭避开高价高峰,更让旅游行业在传统淡季长出新的消费曲线。

春秋假是“双减”的延伸。减的是机械刷题、无效内卷,增的是亲近自然、触摸社会。秋假,孩子可以去稻田里数稻穗,去社区里当小小志愿者;春假,孩子可以跟父母徒步古道,也可以去赏花踏青。原来世界不是只有教室那么大,春天和秋天,真的可以伸手摸到。

好政策不能止于“放假”,更需做好“放”后的配套文章。时间怎么排?课程怎么调?安全怎么保?都需要统筹。让春秋假真正成为美好假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探索落地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搞“一刀切”,才能避免“闲假”变“忙假”,防止“研学”成“游而不学”。

更长远地看,春秋假期还是一扇观察教育生态的窗口。它提醒我们:教育不是填满孩子的时间,而是点燃孩子的热情;课堂之外、考试之外,同样有知识、有审美、有品格。

责任编辑:肖擎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