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一线实践|宜昌枝江:“辛苦果”变“致富果”
党员生活杂志 2025-09-17 11:03:56

盛夏时节,枝江各地瓜果飘香。以往,因销售渠道窄、流通损耗大、品牌溢价低,枝江特色水果易陷入“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如今,枝江市通过构建“直播助农”全链条体系,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对接消费者,成功实现“辛苦果”向“致富果”的甜蜜转变。

构建直播矩阵

枝江市从全市筛选出11个产业基础扎实、村干部直播意愿强烈的村作为试点,组建起由22名村干部组成的“出镜先锋队”,打造“平时分散带货+市镇两级公共直播”的联动模式。

为让直播更专业,全市已在4个镇(街道)举办公共直播活动暨进阶培训,从话术设计、镜头运用到供应链对接,通过“实战带教”为村干部赋能。这种“矩阵化”模式不仅整合了各村特色资源,更通过集中宣传放大了“枝江瓜果”的整体声量。消费者既能下单百里洲砂梨,也能购买安福寺黄桃、董市甜瓜等,间接降低了单个产品的推广成本。

7月,“百里之约因梨而来”百里洲砂梨专场公共直播中,40余名村干部与本地网红组成带货团,镜头前试吃砂梨、讲解种植故事,镜头后快速打包、直发快递。仅3天时间,砂梨销售额就突破10万元,让“枝头鲜”变成“指尖销”。

打造“书记IP”

直播带货,“人”是最核心的桥梁,安福寺镇柏杨冲村党支部书记李红梅就是其中的代表。她以个人抖音账号为阵地,注册“枝江众桃鸿生活坊”抖店,把直播间从办公室“搬”到了最接地气的地方——下班后的街头夜市,她支起小摊直播卖桃,路过的市民能现场试吃;周末的安福寺桃园,她站在桃树下讲解“自然成熟、现摘现发”的种植理念;甚至跑到猇亭等市区的街巷,让更多人“认识枝江桃”。

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她收获了粉丝“真诚、实在、接地气”的评价。这份信任不仅带动了村集体产业发展,更成了村民的“解忧剂”。村民王明寿的梨子滞销时,李红梅带着团队到梨园拍短视频,镜头里老王家的梨树挂满果实,配上“现摘现发、清甜多汁”的介绍,短短几天就帮他卖掉上千斤梨子。

如今,李红梅的抖音账号粉丝已达4.3万,单条视频平均播放量超10万,今年春夏累计开播40余场,带动村集体桃产业销售额突破10万元。“书记IP”不仅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信任链路,更让“网上群众路线”有了生动实践。

引入专业力量

村干部有信誉度,但缺运营技巧;农产品有好品质,需专业呈现。为此,枝江市鼓励市镇两级联动,支持村干部引入专业团队,用“专业运营+原生态场景”提升转化效率。百里洲镇杨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杨春江,就用一场“跨界合作”交出了亮眼答卷。

这位退伍军人怀着“回馈家乡”的热忱,发挥资源优势,专门邀请从北京回来的专业人员共同组建直播团队并驻点指导。团队聚焦“原生态”做文章,拍摄40余条果园实景短视频。镜头里砂梨挂在枝头、黄桃沾着晨露,把直播间直接搬进果园,让消费者看着果农采摘、打包,直观感受“产地直供”的新鲜。

专业短视频吸引百余名市民专程到产地体验采摘,形成“线上种草、线下体验”的良性循环。6月以来,团队仅砂梨一项就卖出超2万斤,销售额突破12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网已有80余名主播加入枝江特色小水果带货阵营。“直播助农”不仅拓宽了市场半径,更让农民从“被动等待收购”变为“主动对接市场”,枝江用一场“村干部直播带货”的实践,为特色小水果打开了销路,也为助农增收找到了新路径。(通讯员 曹茜茜)

责任编辑:汪曦晔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