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一线实践|随州市民政局:淬炼民政事业发展生力军
党员生活杂志 2025-09-15 10:45:00

随州市民政局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部署要求,坚持“五增赋能、五化并举”,着力打造政治过硬、担当善为的干部队伍,为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增强系统思维,清单化谋划推进。坚持站位全局,拉高发展标杆。高标准统筹推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支点建设和“七大战略”目标,将干部素质提升与民政工作有机结合,推动单项工作走前列、整体工作争进位。系统性谋划。围绕新的形势任务,谋思路、定举措、提能力、促落实。超前谋划全市民政系统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抢占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先机。清单式推进。研究制定年度重点和特色亮点工作清单、提升干部素质“六大行动”清单、班子成员工作周计划清单等,动态更新。坚持每月调度、每季度研判、跟踪问效,坚决摒弃“挠痒痒”式工作法。

增强政治思维,强化教育管理。完善联学制度。通过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读书班、典型案例研讨、红色教育等形式,抓好党组、党总支、党支部、青年“四级联学”。实施中层干部轮岗,选派7名干部参加党校等培训“补脑”“充电”;开展机关课堂、民政大讲堂、年轻干部交流会。完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调查研究、请销假、差旅、信息报送等制度,抓好机关规范管理、高效运转;全覆盖开展廉政提醒,班子成员包保县市区调研督导,在全系统形成鲜明导向。完善监督制度。借力养老、殡葬、慈善、社会救助等民政领域专项整治,靶向整改作风不实等问题,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增强供给思维,多元化回应诉求。引导树立“需求导向+供给适配”理念,以实干实效彰显民生温度。聚焦弱有所扶。推行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类社会救助模式,利用大数据平台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现“政策找人”;优化“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让困难群众少跑腿。聚焦养老服务。启动运行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探索流动助浴服务,累计服务家庭困难失能老年人近2000人次,经验被省民政厅向全省推广。构建“四型联动”医养结合体系,全市120家养老机构全部开设绿色通道,实现养中有医,6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医中有养,169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医养签约,近3000户适老化改造家庭实现居家巡诊。推动市国投成立康养子公司,成功建成运营随州银杏颐养中心,填补了中高端机构养老空白。聚焦婚俗改革。探索在草甸子历史文化街区,成立婚姻登记户外颁证基地,开创了全市婚姻登记服务新模式。

随州市民政局开展“招商引资、对上引资”活动

增强经济思维,精准化服务项目。紧盯市场规律和民生需求,推动干部奋战经济主战场,讲政策、谋项目。编好产业规划。立足发展普惠性养老产业,着手编制养老产业规划。抓好重点项目。分解落实班子成员招商引资、对上争资等目标任务。谋划打造银发经济产业园,与安徽国控创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实施银龄生活馆、人工智能专区、老年旅游、银龄酒店等项目。青岛恩典公司环保科技、中椒集团等项目正在对接洽谈。用好产业基础。发挥“专用车之都”优势,协同专汽企业成功研发流动助浴车。

增强控负思维,效能化维护稳定。主动预判、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有效应对“一难两难多难”“既要又要还要”的复杂局面。在线下,紧盯社会救助、殡葬、特殊群体保障等领域,做实安全稳定工作。积极争创殡葬改革全省试点,各县市区全部入列,随县获评“优秀”等次。排查养老和福利机构安全隐患问题130个,已整改62个,限期整改68个。在线上,强化风险研判,与公安、网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市县民政系统网评员队伍,多途径开展政策宣传、负面舆情监控,有力保障了春节、各级两会、清明节、“五一”、寻根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平安稳定。(作者:唐红宇 万彦;作者单位:随州市民政局)

责任编辑:汪曦晔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