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主播群体持续壮大。利用网络平台直播这一新形式,主播们在为大众带来丰富多彩娱乐内容的同时,也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网络主播思想活跃、充满朝气,具有广泛号召力。如何将这一群体吸引集聚到党旗下,引导他们更好地发光发热,进而引导网络直播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谷城县大力探索推进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健全组织架构、深化服务凝聚、引导作用发挥,让直播行业“大流量”汇聚成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正能量”。
“三先三后”打造“红色堡垒”
经前期摸排,谷城县涉及开展网络直播业务的相关企业共有127家,其中常态化开展的有20家,集中分布在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这里也是谷城县电商企业主要聚集地,电商产业链就业人员达5万余人。
近年来,为鼓励党员主播主动亮身份、树形象,电商产业园党支部坚持“三先三后”(先摸底子后定方案,先交朋友后提要求,先送服务后下任务)工作法,对园区内的直播企业、主播人员进行了详细摸排,共摸排出从业党员48名。同时,采取优先推荐党员参加外出观摩学习,优先向党员传达新政策、新技术、新商讯,园区重大决策事项优先征求党员意见“三个优先”,引导从事电商直播行业的年轻人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带货主播把直播间搬进果园,让果农再无销售之忧
“通过这些举措,党员主播顾虑打消了、身份亮出来了,开展直播也更有干劲儿了。”电商产业园党支部书记刘承强说,“不少90后、00后青年主播还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024年10月,依托电商产业园的探索实践,谷城县研究制定了推进网络直播行业党建工作方案等文件,出台11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探索推进对网络直播行业和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
“我们还同步开展‘两个覆盖’夯基、培育纾困暖‘新’、行业监管攻坚、共建互联牵手等四大行动,整合组织、社会工作、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细化重点工作项目清单,定期召开行业座谈会、工作推进会、协调议事会,共同商讨解决推进工作中重难点问题。”谷城县委有关负责人说。
2024年11月,中国共产党谷城县网络直播行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下设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党支部、盛康镇网络直播行业党支部、石花镇网络直播行业党支部,形成“行业党委—集聚区(乡镇)党支部—细分领域党小组”三级体系,实行以行业党委为核心,各乡镇电商产业园区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享“一核四联”模式,推进直播行业党组织应建尽建,助力党员主播群体“安家”。
“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涉直播企业,我们选派了党建指导员,同步推动建立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谷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洪涛说。
以心暖“新”共建良好环境
晚间是流量高峰期,也是带货主播们直播的“黄金档”,热度高的时候他们甚至工作至深夜。然而,长期下来,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身心健康问题、流量不稳定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等,成了主播们共同的“心结”。
为有效倾听直播行业从业人员心声,谷城县建立“网络主播—党员—党支部—行业党委”诉求直达机制,采取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微信群交流等方式常态化收集意见建议,持续畅通以党组织为主体的问题收集和反馈渠道。
“全职网播员月底薪不低于2500元”“佣金提取比例不低于产品销售额的3%”“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尊重、保护女网播员人格和人身权益”……4月30日,在谷城县相关部门的推动下,63家电商企业代表与谷城县网络直播行业工会联合会召开集体协商会议,签订了《谷城县网络直播行业集体合同》,对网络主播底薪、佣金提取比例、夜班津贴、工作时长等进行了约定,给网络主播们吃下“定心丸”,也进一步增强了行业自律,降低了企业的风险。
以心暖“新”,谷城县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工作理念,针对主播群体量身定制了关爱服务清单,持续提升服务温度。
走进电商产业园“暖新驿站”,空调、沙发、茶水间、图书角一应俱全,温馨舒适。
“考虑到园区主播群体集中,驿站有针对性地结合直播工作特点不断优化功能,增设了1间心理咨询室,并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到园区开展讲座、提供咨询服务。”刘承强介绍,前不久,园区内还新增了2间公共直播间,为主播们免费提供直播场地、共享道具等服务。
“受时差影响,我们做跨境电商直播经常忙到深夜。园区为我们专门配备了净水机、电磁炉等设施,让大家24小时都能享受暖心服务。”“00后”主播熊君利说。
谷城县网络人士联谊会也行动了起来,针对经营主体发布《网络直播带货提醒告诫书》,促进良性竞争,构建良好市场秩序;对直播从业人员集聚的园区、重点企业,组织学习《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提升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意识;组织集体签订《规范网络行为承诺书》。
在网络直播行业党委的协调下,谷城县人社、商务、市场监管、工会等部门还针对性地推动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帮代办“一站式”服务等活动走进园区,共同织就一张紧密相连、温暖有力的“社会网”。
“双向奔赴”激活“红色引擎”
“参加培训后,我尝试通过直播卖土鸡,很快打开了销路,在大家的帮助下,1500多只土鸡销售一空。”今年1月,一场为期三天的直播助农活动在盛康镇江家梁村火热开展,鑫谷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薛勇高兴地说。
薛勇是肢体三级残疾人。从养殖户变身带货主播,到带动200余户贫困户、残疾人走上致富路,薛勇的成长离不开网络直播行业党委组织的直播行业培训帮扶。
2024年以来,网络直播行业党委持续组织新就业群体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着重培养一批示范效应强的党员带头人、带货能力强的直播“新农人”,组建“主播导师团”;以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为主阵地,开设直播带货、市场分析、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等课程,联合各乡镇园区开展每周一次直播电商沙龙、每月一次开放式主题党日、每季度一次主播技能大赛、每年一次评先评优,搭建起交流互鉴的平台。
“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党员主播们有了政治荣誉感、职业归属感,先锋意识更强了。”谈起这些年来参与电商助农的经历,“导师团”中的党员带头人、华夏创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农村电商负责人侯艳芳总是斗志昂扬,“电商助农,不仅是卖货,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场‘双向奔赴’。”2014年返乡接触农村电商后,侯艳芳带头组建了“乡村振兴巾帼帮”妇女小组,组织园区志愿者向村民科普电商知识与帮扶政策,手把手指导学习直播带货。在她的带领下,“乡村振兴巾帼帮”小组累计扶持创业妇女125人,解决就业岗位5500余个。
“我们将持续深化‘离家离乡不离党,扛着红旗闯市场’品牌效应,坚持线上与线下、管理与服务、党建与产业相结合,引导网络主播群体传递正能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谷城县网络直播行业党委书记陈勇勤表示。(党员生活全媒体记者 刘志勇 通讯员 曹银雪)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