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破解基层治理“关键题” 后湖街道以“三维发力”助推示范区创建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5-09-10 14:59: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汪雪雯)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自江岸区启动湖北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后湖街道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召开落实全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创建部署会议,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紧扣创建“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核心要求,以党建为红色引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未诉先办、网格治理、多元协同”三维发力,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单点突破”向“系统治理”转变,将创建任务转化为具体举措,为示范区创建注入“后湖动能”,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升级。

1+0908破解基层治理“关键题”,后湖街道以“三维发力”助推示范区创建(1).docx

(后湖街道召开落实全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创建部署会议)

党建领航“未诉先办”,凝聚矛盾化解“先手力”

“以前是‘有问题才找社区’,现在社区主动上门问需求,很多烦心事还没来得及反映就解决了!”家住后湖苑社区的居民李女士,对街道推行的“未诉先办”机制赞不绝口。此前,社区干事在“日巡夜访”中发现香利国庭1栋天台被泡沫箱、杂物占用,不仅影响环境,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过“线上通知+线下张贴公告”的方式争取居民理解,随后联合物业、志愿者开展清理工作,仅用2小时就恢复了天台公共空间,避免了矛盾升级。

这一暖心场景,正是后湖街道开展党建引领“未诉先办”改革工作的生动缩影。街道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将“未诉先办”纳入基层治理核心重点来抓,18个社区组建49支民情采集队伍,整合社区“两委”成员、党员骨干、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力量,通过“线上网格微信群+线下民情意见箱”“小区议事会+特殊群体走访”的“双渠道+多场景”模式,主动排查消防安全、房屋漏水、邻里纠纷等高频问题。

为确保“未诉先办”落地见效,街道建立“分级响应、分类处置”机制,咨询建议类问题24小时内现场解答,简易需求类事项3日内解决,复杂疑难问题启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联动破解。此前,美庐社区干事主动巡查到圣诚和园小区5栋1单元顶楼“空中菜园”的问题,社区第一时间组织多方召开议事会、上门劝导,联合城管、物业、志愿者等力量共同清理并修复防水层,此次行动不仅高效恢复了楼顶公共空间的整洁与安全,更有效化解了潜在的邻里矛盾;中森华小区业委会与幼儿园就公共绿地占用产生潜在纠纷,街道平安建设办、社会事务办、司法所联合介入,搭建协商桥梁,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截至目前,49支民情采集队伍累计化解群众诉求143个,高频问题处置实现100%闭环,12345热线工单量显著下降,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1+0908破解基层治理“关键题”,后湖街道以“三维发力”助推示范区创建(1).docx

(美庐社区第一时间联合城管、物业及志愿者对“空中菜园”开展集中清理。)

织密治理“一张网”,强化服务覆盖“保障力”

夏季高温天气里,小区垃圾易产生异味、杂物堆放存在消防隐患,一直是居民反映的热点问题。后湖街道网格中心在民呼我应平台收到相关投诉后,迅速联动街道相关科室开展专项整治:督促物业加强巡查,增加垃圾清理频次,协调环卫公司及时拖运;指导社区向堆放易燃杂物的业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火灾案例,逐户沟通并协助搬运,同时联合下沉党员、物业集中清理小区杂物,恢复消防通道畅通。专项整治后,各小区环境明显改善,相关诉求件大幅减少。

这一案例高效处置的背后,是街道做实网格治理单元、优化服务效能的扎实举措。后湖街道以社区网格为基础,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探索将新就业群体、物业人员纳入志愿队伍,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同时,深化社区网格化“组团式”管理机制,通过“日巡夜访”“敲门行动”主动发现问题,定期研判分析高频共性问题,建立“风险预警——预案制定——源头化解”链条机制,让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前哨”、化解矛盾的“阵地”。

1+0908破解基层治理“关键题”,后湖街道以“三维发力”助推示范区创建(1).docx

(海赋社区探索“三个一”工作模式,社区干事主动上门收集老人诉求,实现居民诉求“未诉先办”。)

在织密网格的基础上,街道还持续做优“15分钟党群服务圈”,推进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1+N”阵地矩阵建设,用好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户外工作者驿站等“微阵地”,推进海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嵌入养老、青年就业创业等功能区;新荣、美庐等社区利用架空层开展文体竞赛、公益集市等活动,推广错时延时、帮办代办等便民措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务。

激活多元“新动能”,提升共建共治“向心力”

“以前社区治理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大家都是‘治理合伙人’,有想法就能提,有需求有人帮!”美庐社区居民陈大爷说。后湖街道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方面培育多元治理力量,实施“王波式”社区书记培育行动,建立“名、优、能、青”4类社区党组织书记创建库,开展社区“能人寻找计划”,壮大“社区主理人”队伍;另一方面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搭建“美庐有约”“楼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推广“六步议事法”,深化“治理合伙人”制度,引导各方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充分吸纳企业的资源优势、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居民的生活经验,形成“众人事情众人商量、众人事情众人办”的治理格局。

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新兴领域,街道也不断加强党建引领。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岱家山科创城园区组织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党建引领智创未来”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厘清社会组织党建责任,落实“六纳入六同步”要求,重点抓好壹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青年创业促进会等重点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加快推进汉广社区“友好商圈”建设,完善新就业群体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其参与社区治理,让新兴领域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力量”。

1+0908破解基层治理“关键题”,后湖街道以“三维发力”助推示范区创建(1).docx

(岱家山科创城园区组织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党建引领智创未来”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步,后湖街道将锚定湖北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创建任务,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实践,做深主动服务、做透网格精细治理、做强多元共治聚合效应。在治理机制完善上持续发力,推动从“解决单一问题”向“构建长效机制”转变;在治理效能提升上精准突破,实现从“服务局部群众”向“激活全域治理活力”升级,让基层治理既有“快速响应”的效率,更有“扎根民生”的温度,切实将创建工作成效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湖北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具实践价值、更富鲜活活力的“后湖经验”,奋力书写示范区创建的高质量答卷。

责任编辑:叶恺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