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许应锋、通讯员李渊、李尚菲)9月5日获悉,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发现的“郧县人”,被编入人教版高中教科书《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成为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
在该教科书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上,明确标示出“郧县人”。
“郧县人”先后发掘于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学堂梁子遗址。该遗址为汉水左岸的四级阶地,顶部距汉江水面的相对高程约50米。遗址原与北面低山相连,由于白家沟的切割作用,使之成为东西走向的一条土岗。岗上原建有弥陀寺小学,因此名学堂梁子。
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
30多年来,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历经九次发掘,3具百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相继问世。
“郧县人”1号头骨化石
“郧县人”2号头骨化石
1989年5月18日,文物普查队员发现了第1具(1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0年6月15日,在该地考古发掘时发现第2具(2号)古人类头骨化石。1994年,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根据化石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郧县人”。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
2022年5月18日,在同一套地层再次惊现第3具(3号)古人类头骨化石。特别是以“郧县人”为核心,方圆不到50公里的范围内,先后发现1万年到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多达100多处。因此,郧阳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家高星誉为“世界人类演化圣地”。
“郧县人”头骨化石,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填补了东亚直立人演化史相关空白,是目前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关键节点的唯一实证。特别是发掘出土的手斧比非洲和欧洲还早35万年,动摇了“非洲一元论”的人类起源学说。
多年来,“郧县人”考古发现取得多个成就。于1990年首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登上美国《Discovery》杂志和英国《Nature》杂志。2022年11月,再次登上英国《Nature》杂志;同年12月,被评为“2022年度国际十大考古新闻”。2023年,“郧县人”3号荣获“2022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8月,“郧县人”被编入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中国历史》。
2024年8月,“郧县人”被编入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单元第一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此次“郧县人”被编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3年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到义务教育再到高等中学教育的“全覆盖”,这不仅标志着学术界对“郧县人”历史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意味着全国高中生将系统学习这一距今约100万年的重要古人类发现。
“郧县人”遗址作为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之一,其编入教材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中华文明溯源的理解,强化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