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通讯员 方盈颖 宋文虎 王麒
数千平方米现代厂房里,内饰线、模块分装线、底盘线三线并排,20多名工人在加紧零部件安装调试,几辆崭新的新能源商务车即将组装完毕……9月4日,走进通山县经济开发区科奥工业园,投产10余天的安利华汽车(湖北)基地生产车间,一派繁忙。


安利华汽车(湖北)基地由安利华汽车(湖北)有限公司投资。该公司是北京安利华汽车有限公司在湖北通山新设立的子公司。北京安利华汽车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全球新能源商用车技术研发和销售的科技企业。今年3月,该公司与通山县签约,在湖北投建第一个生产基地,也是北京公司成立4年来投建的第一个制造基地。
据介绍,该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7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2亿元,用地13.5亩,主要建设安利华新能源商用车产品零部件模块化组装生产线,以及质检、物流、包装和出口等所需的各类设施设备;二期投资25亿元,项目用地150亩,建设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工厂。
“通山基地是一个半散装生产模式工厂,主要承接的是模块生产以及整车出口。一期具备年产1万台套整车的生产能力,预计年产值可达6亿元。”北京安利华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泽安说,公司核心团队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毕业生组成,具备15年以上研发、制造及海外市场经验,业务涵盖新能源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销售、技术进出口及软件开发等,拥有32项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及3个注册商标。目前处于B轮融资阶段,还计划今年四季度在海外实现量产,后续将引入5家至10家供应商落户通山。
山区小县何以招来汽车制造基地项目,又何以吸引投资人?这得益于吴泽安的桑梓情,更得益于通山良好的营商环境。项目落地期间,通山县成立专班,实行24小时不打烊工作机制,做好供需匹配服务。
“项目从签约到一期投产仅5个月,创造了全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新速度。”通山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初,他们梳理通山籍楚商信息时了解到,北京安利华汽车有限公司有意扩建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而公司董事长“80后”创业者吴泽安是通山大畈镇人。县领导获悉后率专班赴京,实地考察后现场达成合作意向。政企团队连夜对接,3天内完成方案细化、厂房选址及协议敲定。3月14日,项目正式签约落地。协议签订后,项目专班协调,火速租赁到8936平方米的合适厂房,完成场地改造和设备安装。8月26日,就实现了投产。

吴泽安说,未来将把通山基地打造成为面向海外的出口制造基地。“通山独有的资源禀赋以及地理优势跟我们现在的项目储备非常契合,再加上高质高效的政府效能,很适合创新创业企业落地。”浙江赤子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维进说。
据介绍,8月26日投产当天,安利华汽车(湖北)有限公司还先后与北京珠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山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山县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签约首批订单。眼下,通山已针对安利华二期土地规划、用地审批等事项开展主动服务。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