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产融合力“破冰” 新能源船舶贷款助力武汉“绿色航道”
湖北日报 2025-09-03 18:04:38

近日,永亮003、国通1001这两艘崭新的内河新能源船舶相继在长江武汉段下水。据悉,这两艘船的顺利下水得益于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昌支行成功向湖北国通航运有限公司批复的9800万元内河新能源船舶购置贷款授信额度,并在7月实现首笔投放。作为武汉市首笔内河新能源船舶贷款,该业务突破了传统船舶融资模式,是政企合作支持绿色航运装备升级的一项重要创新,更标志着在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金融部门支持下,武汉民企在绿色航运装备升级上实现了“破冰”。

640.gif永亮003新能源船舶下水。

640 (1).gif国通1001新能源船舶下水。

为推动武汉市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针对民营航运企业向绿色化转型面临资金压力大、融资门槛高的挑战。今年年初,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精心组织召开一季度“开门红”绿色智能船舶“产融”专项对接大会,为银企搭建高效沟通平台。并针对贷款过程中出现的抵押登记、补贴申请等操作难点,主动协调省市发改委、交通局、海事及船检等多部门,明确办理路径和申报要求,为创新金融服务的顺利落地扫除政策障碍。

对接大会后,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昌支行迅速组建专项工作团队,多次调研船舶相关企业需求,最终突破传统授信框架,将贷款比例提高至项目总投资的70%,期限延长至14年,大幅减轻了企业中长期还款压力。在风险控制方面,交行武昌支行创新与船舶制造方三点水新能源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起“资金监管+资产处置”双重保障机制。银行对造船款项实施“穿透式”监管,确保资金用途精准可控;若发生船东弃船或贷款逾期,制造企业承担回购调剂责任,极大增强了银行融资信心。

微信图片_20250903153800_158_131.jpg

为推广区域性内河新能源船舶金融解决方案,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昌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与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共同发力,持续深化科技金融服务,聚焦高端制造与绿色转型,助力更多航运企业“破冰”远航。


来源:武汉经信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兰曙光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