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支部园地·名书记亮绝活 |“三无小区”如何实现低成本治理?
党员生活杂志 2025-09-04 09:00:00
图片(6).png

书记简介:

褚桂菊,襄阳市樊城区汉江街道毛纺小区社区星河纺织厂家属院党支部书记。她带头成立小区自治小组“银发管家”,推动小区有序自治,被居民们亲切称为“小院院长”。

背景

襄阳市樊城区星河纺织厂家属院共有居民60户150人,属企业破产改制移交小区,是典型的“三无小区”。因管理粗放、服务滞后等问题,小区每年每户120元的居民服务费缴纳一直是个大难题,一度陷入“管理不规范—居民不缴费—小区无钱管—治理更混乱”的恶性循环。近年来,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以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微治理的形式压减治理成本,居民服务费缴费额由每年120元下降到72元(即每月6元),缴纳率由不到70%提至100%。

解题

党员引领,自治小组破困局。社区党委坚持把培养群众骨干作为突破口。经居民推选,褚桂菊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与其他2名党员共同组成小区自治小组——“银发管家”,推动小区治理从“无序”到“有序”。小区党支部和自治小组带动居民自治,不断挖掘小区内有特长、有技能的热心居民,成立卫生保洁小组、事务商议小组等志愿服务队。通过自治小组“领跑”、党员志愿者“带跑”、热心居民“跟跑”,让更多居民自觉融入小区治理,对小区公共事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少了,小区有需要、自己有行动的人多了。在小区活动室建设中,有居民主动参与活动室的清洗、维修,有居民自带工具无偿完成焊接,还有居民带头捐赠桌椅等必备物品,最终以零成本建成小区邻里“同心屋”。

盘活资源,开源节流蓄活水。坚持“自我服务为主、低额缴费为辅、多元造血补充”,实现低成本治理。深挖“能人”资源,压缩公共服务成本。2024年以来,小区内电焊、维修等能工巧匠各展所长,主动开展楼道维护、水电维修60余次,80余位居民提供爱心帮扶等“小而美”志愿服务210余次。针对垃圾清运等必要的大额支出,由居民大会商定每户每月缴纳6元服务费作为小区治理补充。同时,设立废旧物品爱心收集点,“银发管家”统一收集变卖,将1575元收益纳入公共资金。依托小区毗邻商圈的优势,创新“错时共享”停车模式,在优先保障居民停车的前提下,将闲置的20个车位面向社会开放,推动小区“资金池”长流水不断线。定期对服务费缴纳使用情况进行公示,并将当年结余资金转入下一年度。2022年以来,累计结余服务费2800余元,完成三车停车棚安装、公共设施维护等事项。

共治共享,人人都是“当家人”。制定小区居民公约,建立积分奖励机制,激励居民主动参与卫生清扫、楼道灯维护等微治理,推动居民从小区治理的“局外人”变身“当局者”。传承家属院小区“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纺织文化精神,常态化组织居民开展手工编织、“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在文化墙宣传多名小区模范居民事迹。聚焦停车难、充电难等痛点,采用“服务费拿一点、公益基金出一点、社会资源捐一点、居民投劳出一点”的众筹模式新建停车棚,10余名居民全程参与建材采购与后期施工,仅用1天就完成停车棚建设。

“6元幸福”的实践证明,老旧小区重生无需巨资,重在党建引领破局、智慧开源造血、居民主体共治,最小成本也能托起最踏实的幸福。(整理:刘志勇 田恒 杨博源)

责任编辑:汪曦晔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