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从濒危品种到高端食材 百年景阳鸡振翅飞出大山
湖北日报 2025-09-02 19:32:3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磊 李冲 通讯员张俊杰 黄娟 实习生袁旻 丁苒

景阳鸡祖代种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冲 摄)

湖北省原种景阳鸡保种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冲 摄)

向飞的散养景阳鸡。景阳鸡祖代种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冲 摄)

景阳鸡祖代种鸡。(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冲 摄)


景阳鸡,又称九斤鸡,因主产于湖北省建始县景阳河(清江中游)沿岸,故取名景阳鸡,是建始县独有的家禽地方品种遗传资源,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考证,景阳鸡是比利时传教士带的洋鸡品种,与本地乌鸡杂交形成的特有品种。近年来,景阳鸡在保种提纯的同时开始规模化散养,瞄准中高端市场,销售到北上广深等地。

捍卫“鸡芯”,濒危品种得以延续

走进湖北省建始县翱特农牧有限公司,鸡鸣之声不绝于耳,湖北省级原种景阳鸡保种场就设在这里。

“你看,景阳鸡红冠、绿耳、乌皮、黑脚,体型大,气质与一般土鸡完全不同。”

说起景阳鸡,69岁的公司负责人沈作霖打开了话匣子。

1973年,沈作霖从恩施农校毕业,选择回到家乡景阳镇畜牧兽医站工作。

这一干,就是一辈子。

2002年,当时还是景阳镇畜牧兽医站站长的沈作霖,腾出大量精力抓景阳鸡产业发展。

景阳鸡在建始饲养已有百年,纯种景阳鸡非常少见。为搜集种源,沈作霖只要打听到谁家有景阳鸡的信息,不论路途多么遥远,不论路面多么破烂,他总是骑着摩托车前往,常年穿梭在鸡舍和育种场之间。

“当时,跑遍周边几个镇,只找到30多只纯种鸡。”沈作霖意识到,老祖宗留下的景阳鸡,竟到了濒危境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30多只纯种鸡,成了沈作霖守住“鸡芯”的希望。沈作霖与同事们添置了孵化机等育种设备,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机构开展研究,景阳鸡保种、提纯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不久前,记者走进景阳鸡祖代种提纯鸡舍,这里被分成30个小区域。

“1只公鸡,配10只母鸡,组成一个家系,目前一共有30个家系。”沈作霖告诉记者,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除了祖系,还繁育父母代60个家系,保种鸡达到2000多只,各种后备鸡种达1.2万只。

近年来,建始县先后建立景阳鸡保种场2个、扩繁场3个、保种户60个,年可提供鸡苗200万羽,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态养殖,景阳鸡“飘香”北上广深

“师傅!”“你来了,今年的鸡没问题吧。”

8月29日,中年土家汉子向飞,还没进门就跟沈作霖打招呼。

师徒俩的话题,离不开景阳鸡。

前年,在广东省中山市摸爬滚打20余年的向飞返乡创业,瞄准了景阳鸡养殖产业,拜沈作霖为师,一头扎进臭气熏天的鸡舍,跟师傅学习景阳鸡的喂养方法。

“见过世面”的向飞明白,当今高端有机农产品已成为都市人的新宠,他将客户定位在“尊重食材,对健康有需求的人”。

“景阳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又是富硒生态养殖,一定有市场。”向飞第一年养了200羽景阳鸡试水,通过网络销售,一抢而空,第二年,又销2000羽,大多数卖到北上广深,产值突破80万元。

在向飞眼里,18个月是景阳鸡的“成人礼”,时间越长,肌肉纤维越紧实,香味达峰值,价格从398元到898元不等,这震撼了景阳鸡平均三四十元一斤的市场。

“鸡卖得贵,但贵有贵的道理,顾客觉得这个钱花得值。”当他接到客户评价,称“从来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鸡”“鸡汤能香醒整栋楼”时,他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高品质,源自向飞对生态养殖的苛求。

枸杞、麦麸、豆粕、益生菌混合的富硒饲料,是向飞配制的独门“养生餐”。紧邻鸡场的一块空地,种植了苦苣草等中草药。“药材是鸡的食物,等它们长起来,就把鸡赶进去啄食。”向飞表示,每只鸡吃“养生餐”,喝山泉水,每天运动6小时,这样品质的景阳鸡,还没出栏,就被预定。

明年,向飞有更大的“野心”,他计划跟周边农户签订合同,“最少达到100户10000只的养殖规模,带动更多乡亲们致富。”向飞表示。

目前,建始县景阳鸡各类养殖户数达1万户以上,饲养量突破60万只,景阳鸡已形成了亿元级产业。

责任编辑:崔逾瑜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