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讯(记者陈熹、通讯员王安琪)9月1日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重温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在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二小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学子们深受震撼与教育,纷纷表达铭记历史、奋发图强的决心。
“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珍贵的影像,一段段生动的讲述,记录着我们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提醒我们铭记历史,奋斗不息。”五年(3)班学生田禹泽动情地说,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少年英雄让我敬佩不已。左权十岁时就抱有胸怀家国的壮志,新安旅行团的少年们以旅行为名,行走万里播撒抗日火种。这些与我年纪相仿的少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救国的重任,是我们新时代少年最耀眼的榜样。我们要继承着这份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珍惜和平,努力学习,开创未来。用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来告慰先烈的英魂。
六年级五班的周雨熙注意到,今年9月3日正是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这使节目意义非凡。她深刻体会到,当下的幸福是无数的左权、杨靖宇等英雄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他们的故事告诉我,英雄并非生而伟大,而是在祖国需要时,选择了勇敢和担当。”她将节目中的一句话铭记于心:“最好的铭记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奋斗。”并立志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勇向前,珍惜和平,努力学习建设祖国。
五年级七班的原思行则对日军侵华暴行和历史真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节目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片段令他悄然落泪,30万同胞罹难的史实和侵略者试图否认罪行的行径让他既悲痛又愤慨。然而,1764份幸存者证言报告所捍卫的历史真相也让他坚信,谎言永远掩盖不住事实。他坚定地表示:“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六年级五班的彭子越同学被“新安旅行团”的事迹深深鼓舞。这群平均年龄仅十几岁的少年,在民族危亡关头,以文艺为武器,行程5万里宣传抗日救亡,甚至在轰炸声中于岩洞坚持学习,在岩壁上刻下“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的标语。“‘有志不在年高’,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的精神。”彭子越说,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应学习这种精神,以己之力为祖国做贡献。
五年级7班的张目久久难以平静,他说,杨靖宇“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的呐喊,让我懂了宁死不屈的骨气;新安旅行团“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的字迹,让我看到少年的担当;南京纪念馆每12秒的水滴声与同胞受难的画面,更让我握紧拳头,我会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精神,珍惜和平、认真学习,练就本领,将来为祖国出力!
该校校长王桢介绍,将持续巩固“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突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维度,强化德育融合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将继续开展“国旗下的思政课”,立足儿童立场,追求教育实效,至今已完成18节,累计860余名学生走上演讲台;推进思政建设与体育教育融合创新,开展“武昌学子致敬奥运榜样,强国复兴传承中国力量”活动,深入挖掘体育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号召学子以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校友为榜样,弘扬体育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连续四年开展主题“家校共育教育实践论坛”,构建家校社联动机制,共同将青少年思政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