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高端访谈|对话楚天高速董事长王南军:湖北冲刺千亿氢能产业底气在哪
支点财经 2025-09-01 15:23:39


图片

30台氢能重卡交车仪式


图片


12

王南军

现任湖北楚天智能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天高速,股票代码600035.SH)党委书记、董事长。

图片

近年来,为打造高质量上市公司,王南军带领团队实施“实体经营+资本运作”双轮驱动,连续七年成功完成七次项目投资并购,推动公司构建起“路桥投资运营、综合能源、交通科技”三大业务格局。依托场景优势,楚天高速前瞻性布局氢能、低碳高速、光储充等新能源领域新赛道,打造全国首条规模化常态运营的氢能源示范线,建成全国首个获得“碳中和”认证的“零碳”收费站和全省高速首座“源网荷储”一体化服务区。


当前,全球正经历第三次能源革命,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能源版图。湖北“缺煤、少油、乏气”,能源对外依存度达85%,发展氢能既是破解能源困局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产业倍增战略”,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的务实举措。


在此背景下,湖北提出“氢能强省”战略,力争到2027年,湖北省氢能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如今,湖北正在加速向该目标靠近,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氢能产业规模达到365亿元,已初步形成“科技研发+上游制氢+中游储运+下游应用”的全链条发展格局,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处于中试到产业化的加速过渡阶段。


以湖北交投集团为代表,湖北现有氢能产业链主企业15家,链创机构11家;已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超1000辆;建成加氢站25座以上。根据《2024年中国氢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武汉在全国氢能产业发展中处于第二梯队。


湖北冲刺千亿氢能产业的底气在哪?取得了哪些产业成果?还面临怎样的难题?8月,支点财经记者走进湖北交投集团旗下氢能领军企业楚天高速,对楚天高速董事长王南军进行了专访。


湖北氢能产业链配套日益完备


Q

支点财经:湖北如何布局氢能产业?楚天高速为何参与氢能建设?

王南军:近年来,湖北出台了一系列氢能支持政策,涵盖产业投资支持、企业培育与技术创新、氢气制取与储运、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力争在氢能领域取得新突破。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布局,自2023年5月起,我们深入调研,走访了氢能源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相关企业,包括葛化中极、和远气体、武汉众宇、广钢气体、汉兴能源等制氢企业;湖北大冶深地储氢项目;中石化武汉群力综合能源站等加氢站运营企业;石化机械等氢能装备企业;国家电投武汉绿动、上海重塑能源、中钢研等氢燃料电池企业;东风商用车、新楚风(海珀特)、湖北格罗夫等氢能整车企业。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湖北的氢能源产业链配套完备,“制、储、运、加”等环节的企业实力较强,企业对产品有信心,唯一不足的是应用场景少,订单不足。

Q

支点财经:为完善氢能应用场景,楚天高速做了哪些工作?

王南军:湖北交投集团是省委、省政府明确的氢能产业链应用场景建设链主单位,楚天高速又是湖北交投集团的氢能产业发展链主单位,近年来,楚天高速以应用场景为牵引,推动氢能与交通融合发展,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氢能车队常态化运营、氢能应用场景拓展等方面主动探索。


经研究,我们决定以打造汉宜氢能源示范线为突破口,小步快跑,和东风公司、中石化、安捷物流等企业一起打造完整的“汉产”氢能应用场景。2024年3月30日,汉宜氢能源示范线正式开通。


图片

汉宜氢能示范线首发仪式


打造沿“长江氢走廊


Q

支点财经:目前,汉宜氢能源示范线运营情况怎样?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南军:我们在汉宜沿线建设了三座加氢站,采购了30辆东风氢能源重卡。自示范线投入运营以来,氢能重卡累计消纳氢气180余吨,行驶里程突破180万公里,实现减碳超过1800吨,其中潜江服务区加氢站多次日加氢突破500公斤。示范线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辐射汉宜高速沿线6个地市的跨城氢能干线物流运输网络。


发展一年多,项目成果超预期。一是验证了重卡运输应用场景的技术可行性,二是氢能源交通应用的商业可行性。目前看,氢能应用技术和商业可行性基本没问题,如果现有支持政策到位,氢能重卡物流运输企业有望实现盈利。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拓展了其他氢能应用场景,和上海重塑能源在潜江服务区搭建了两个氢能源离网超充站,现在超充站已正常运营。


图片

潜江服务区氢能离网超充站

Q

支点财经:作为全国领先的常态化运营氢能源示范线,汉宜高速氢能示范线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王南军:汉宜高速氢能示范线设备基本是“湖北造”。重卡来自东风集团,氢燃料电池来自国电投国氢科技,氢气制造和运输由和远气体和武汉众宇负责,加氢设备来自石化机械,加氢站由楚天高速和中石化合资建设,氢能源车队是楚天高速和安捷物流合作组成。汉宜氢能源示范线的常态化运行极大地助力氢能产业链的发展,也提振了产业链发展的信心。


项目的成功运营,为实现氢能车跨省干线物流运输提供了条件。我们的氢能源车队除了跑汉宜线外,还向西走鄂川渝线,运输400多趟,向北走鄂豫线,运输150多趟,向东到苏州跑了50多趟。不仅验证了长距离、大吨位氢能干线物流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更为打通沿“长江氢走廊”奠定基础。


图片

氢能重卡车队通过“公水联运”打通鄂川渝氢能大走廊


随着氢走廊的打通,湖北有望成为全国氢能车辆技术标准策源地,主导检测认证体系。同时,氢能规模化效应也将吸引更多车企和零部件厂商落户湖北,形成高端装备制造集群,加速质子交换膜、固态储氢等技术产业化。


沿“长江氢走廊”还可联动河南“中原氢都”、川渝清洁能源基地,建立跨省氢能联盟,统一安全标准、价格机制,推动区域氢能交易市场诞生。


图片

汉宜氢能示范线项目荣获2024年全国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案例


Q

支点财经:围绕氢能,公司和交投集团做了哪些矩阵式布局?

王南军:为占据氢能产业关键赛道,湖北交投集团以基金方式投资上海重塑能源、武汉众宇动力。2024年,看中了央企中钢研安泰环境在燃料电池双极板及扩散层材料的竞争力,楚天高速与其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氢燃料电池制造项目在汉落地。楚天高速还与中钢研安泰环境成立合资公司——钢研华普(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在武汉投资建设高端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助力武汉氢能装备高端化发展。


氢能强省助力支点建设


Q

支点财经:湖北氢能产业发展还有哪些挑战?

王南军:氢能产业作为抢占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其发展对强化我省支点建设具有系统性价值。我省氢能产业正处于从示范应用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对照氢能强省建设目标,湖北在政策引领、产业应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氢能源产业链的主要困难在于站少、车少。有了加氢站,物流企业才会用氢能车,车企才敢造氢能车,整个氢能产业链才能盘活。加氢站相当于燃油时代的加油站、电动车时代的充电桩,是打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环节。


当下需要同步推进建站、买车、用车三方面,避免“站等车”和“车等站”。这些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支持,比如优化建站审批流程、加大购车补助、完善通行费优惠和运输业务承揽等。

Q

支点财经:下一步,楚天高速如何发挥交通场景应用优势,全面深耕氢能产业?

王南军: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对湖北氢能源产业发展有信心。湖北既有科研优势,又有产品优势,加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一定能建成氢能产业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东风公司、中石化,加快加氢站布局,加大车辆采购和运输使用力度。


一是织密加氢网络。推进“3线19站”加氢站建设,打通“京港澳”“沪汉蓉”和“汉襄十”三条线,联通五大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和沿“长江氢走廊”;在武汉、宜昌、襄阳、鄂州、孝感、黄冈、恩施等地新设14座加氢站,建设以武汉为中心,东西联通上海、成都,南北联通北京、广州,西北到十堰的氢走廊,构建全国重要氢能枢纽。


二是推动氢能车应用。依托公司新成立的湖北楚道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楚天高速计划切入绿色工地、绿色矿山和干线物流等业务,大力推广氢能源车辆应用。


三是构建氢能新生态。联合石化机械、东风商用车、武汉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湖北省氢能产业联盟。通过联盟平台,实现氢能产业内部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有序共享与高效联结,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支点财经记者 郑玮 / 通讯员 安俊)


图片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刘定文


责任编辑:胡馨月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