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一名湖北教授21年镜头里的雪域高原:每一次都看见了变化!
湖北日报 2025-08-30 20:44:31

采写、撰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图片:武汉纺织大学教授牛学拍摄(供图)

图片2.png

在西藏玉麦乡乡史馆里展出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卓嘎、央宗的回信。

乘飞机、坐火车、自驾车、骑山地车……自2004年7月以来,当湖北教授牛学第一次踏上雪域高原,他就对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勤劳的人民,一见钟情。之后的21年21次进藏,用镜头记录雪域高原的巨大变迁,记录着高原儿女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与深情。

这是长达21年的特殊“援藏”经历,累计600天,每次至少待上20天、最多时跨越2个月,有时一年进藏三次;用镜头记录雪域瑰丽人文风貌;见证着祖国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日新月异的生动场景。

这是一次次体验生命、理解文明、感受民族团结的幸福旅程,在玉麦乡,他与“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一家走成“亲戚”;三次在西藏与当地同胞一起过藏历新年;亲身感受了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50周年与60周年的庆典氛围……

春夏秋冬铭记,高山湖泊见证——他与雪域高原上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土家族、汉族等同胞交流交往交融的点点滴滴,仿佛一湾清泉,从雪域高原静静流淌,跨越千山万壑,奔赴浩浩汤汤的长江,直至万里之外的汪洋碧海。

今年7月至8月,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典举行前夕,牛学带着学生再次来到西藏,感受祖国边陲的新时代巨变。

“我每一次都看见了变化,为祖国西藏的蝶变而喝彩!”8月底,牛学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一道,从海量的照片里遴选了50多张精彩照片,见证西藏巨大蝶变,展示西藏各族群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情定西藏,记录西藏,牛学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驴友,他把最西藏的素材融入自己的课堂,以游促学,以游促教。21年来,已经累计积累600小时的图像与视频,他将这些宝贵的素材用于自己《摄影基础》课程,向同学们传授光影艺术,打造成国家金牌课程,《藏源山南》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21年里,牛学和西藏各民族同胞在一次次交往交流交融里,结成了朋友,走成了亲戚,彼此亲如兄弟和家人,共同凝聚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友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民族团结种子。

牛学说,每次走进雪域高原,拍摄瑰丽风景,感受人文交融,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家国情怀的升华。“此生,我还将延续对西藏的深情眷恋,向学生传递人间大爱,就像雅鲁藏布江的水一样奔腾不息,绵延不绝。”

【2004年】

1.2004年7月,拉萨市街头,市民出行一幕。.JPG2004年7月,拉萨市街头,市民出行的一幕。

2.大昭寺的顶楼,外国游客闲聊赏景。.JPG大昭寺的顶楼,外国游客闲聊赏景。

3.西藏农牧民开着板车托运农用物资。.JPG西藏农牧民拉着板车托运农用物资。

4.2004年,国内外游客将旅游信息写在小纸条上,贴在北京东路八朗学客栈的墙面上,当时互联网不发达,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交流。.JPG2004年,国内外游客将旅游信息写在小纸条上,贴在北京东路八朗学客栈的墙面上,当时互联网不发达,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交流旅游信息。

5.2004年8月,牛学拍摄到了一处利用太阳能烧水的简易装置。.JPG2004年8月,西藏群众利用太阳能烧水。

【2005年】

aDSCN3371 西藏四十大庆.JPG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之际,拉萨街头气氛喜庆。

aDSCN2819 日喀则街头的广告.JPG日喀则街头的电信广告。

aDSCN3227 大昭寺前的转经人.JPG大昭寺前牵着宠物狗溜达的转经人。

DSCN2549 阿里狮泉河街头时髦的年轻人.JPG阿里狮泉河街头打扮时髦的年轻人。

DSCN3180 大昭寺前的转经人.JPG大昭寺前的转经人。

【2011年】

a图像131 318国道维地附近山体滑坡,骑行者搭桥扛着车翻山.jpg318国道维地附近山体滑坡,各地骑行者搭起独木桥,扛着车翻山越岭。


IMG_4339_1-1 x 布达拉宫广场.jpg牛学骑行抵达布达拉宫广场。

图像112 骑行318.jpg全国各地驴(骑)友从318国道骑行进藏成为一道时尚风景线。

【2013年】

_MG_1416 x 大昭寺门前的朝拜者.jpg大昭寺门前的朝拜者。

a_MG_1167 x 大昭寺门前的朝拜者.jpg大昭寺门前的朝拜者用手机查阅信息。

【2015年】

aIMG_20150716_134158.jpg2015年,拉萨市。以布达拉宫为背景,各地游客前往拍摄婚纱照,是一道风景。

【2016年】

IMG_6290.JPG2016年6月,一名女游客穿着民族服饰在西藏拉萨市大昭寺广场拍照。

【2017年】


图片2.png

玉麦乡乡史馆里展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卓嘎、央宗的回信。


02 2W1A7239_1 x.jpg2017年,在海拔4500多米的思金拉措,藏族游客举家出行体验高原湖泊风光。

2W1A7778_1 x.jpg游客在经幡前合影。
一家三口冈波仁齐雪山下。

【2018年】

4C1A0193 x 村民在隆子县仲嘎曲德寺欢聚2018藏历新年.jpg村民在隆子县仲嘎曲德寺欢庆2018年藏历新年。

4C1A6082_1 x 德庆曲果寺晒佛.jpg贡嘎县德庆曲果寺晒佛吸引各地游客体验传统文化。

4C1A6285_1 x 加查拉绥乡的竹器编织.jpg 加查县拉绥乡女牧民娴熟地编织竹器。

a4C1A0139 x 久河卓舞传承人尼玛.jpg西藏久河卓舞传承人尼玛领舞为节日助兴。

aIMG_3832久河卓舞队把饮料泡在溪水中降温.JPG久河卓舞队把饮料泡在溪水中降温,笑称“河水就是天然冰柜”。

aIMG_4936 桑日贡德林草原的牧民.JPG桑日县贡德林草原的牧民簇拥在一起欣赏牛学相机里的图片。

IMG_4719 在加查县的广场上,人们不惧雨水跳起锅庄.JPG在加查县的广场上,人们不惧雨水跳起锅庄舞。

4C1A6986_1x 藏历腊月二十九古突节.jpg藏历腊月二十九是古突节,藏族群众准备丰盛的餐食上桌。

4C1A7658_1x 大年初三,人们来到附近的山头挂起新的经幡.jpg大年初三,人们来到附近的山头,挂起新的经幡祈福。

4C1A8029_1x 向天空抛洒糌粑祈福.jpg村(牧)民们向天空抛洒糌粑祈福,期待来年生产丰收、生活富足。

【2020年】

0Z9A3253 x 八廓街上的一家人.jpg拉萨市八廓街上的一家人。

4C1A0609_1 x 团结新村的村民.jpg贡嘎县昌果乡团结新村的村民开着三轮车出行。

4C1A1417_1 x 从措美草原搬迁到团结新村的夫妻,这里没有牧场,他们仅保留了一头牦牛.jpg 从措美草原搬迁到团结新村的夫妻,这里没有牧场,他们仅保留了一头牦牛,开始新生活。

IMG_7989 色朵岛上的原住民回到故土,他们现在已经搬迁到团结新村.JPG 色朵岛上的原住民回到故土,他们现在已经搬迁到团结新村。

IMG_799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纳望果节.JP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纳望果节。

IMG_799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纳望果节.JPG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纳望果节。

【2021年】


4C1A0135_1 x 日喀则亚东附近的牧民.jpg日喀则亚东附近的牧民。

IMG_2169 阿里北线的养路人.JPG阿里北线的养路人。

IMG_6370 人们在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前等待日落.JPG傍晚的拉萨市,人们在文成公主实景剧场前等待日落。

IMG_7988 亚东赛马.JPG亚东赛马。

西藏阿里,国旗、太阳能板和藏族家庭的孩子们。.JPG西藏阿里,国旗、太阳能板和藏族家庭的孩子们。

0Z9A8455 x 库局乡的干部与百姓欢度藏历新年.jpg2021年,山南市错那县库局乡的干部与群众欢度藏历新年。

【2022年】

718A2017_1 x 加查县共康村幼儿园.jpg加查县共康村幼儿园,孩子们欢快地上课做游戏。

718A3274 x 拉姆拉错吉隆虫草采挖点的牧民在等待暴风雪过去.jpg拉姆拉错吉隆虫草采挖点的牧民在等待暴风雪过去。

718A3411_1 x 拉姆拉错吉隆虫草采挖点的牧民在等待暴风雪过去,警民同乐玩起藏式骰子.jpg拉姆拉错吉隆虫草采挖点的牧民在等待暴风雪过去,警民同乐玩起藏式骰子。

718A3917_1 x 错那库局乡的村民上山挖虫草.jpg错那市库局乡的村民上山挖虫草。

718A3999_1 x 错那库局乡的村民挖到虫草满脸喜悦.jpg错那市库局乡的村民挖到虫草后满脸喜悦。

718A4303_1 x 错那库局乡的村民在山间的石头房子前午餐.jpg错那市库局乡的村民在山间的石头房子前吃午餐。

718A4500 x 错那库局乡的原始碉楼通了电,一位村民一边卷羊毛一边收听电视里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jpg错那市局乡的原始碉楼通了电,一位村民一边卷羊毛一边收听电视里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

【2023年】

DSCF3280_1 x 身着琼结卓玛娜穹服饰的老人.jpg身着琼结卓玛娜穹服饰的老人们。

DSCF4514 x 扎囊县的沙漠公园.jpg扎囊县的沙漠公园,一家三口欢快地滑沙。

DSCF5573_1 x 219国道措美段.jpg219国道措美段。

DSCF7279_1 x 挖虫草的牧民,在临时安置点等待风雪过去.jpg挖虫草的牧民在临时安置点等待风雪过去。

DSCF9652 x 杰德秀古镇上踢球的少年.jpg杰德秀古镇上踢球的少年。

IMG_0110 宗宗村的牧民在村子的广场上集体缝制帐篷.JPG宗宗村的牧民在村子的广场上集体缝制帐篷。

IMG_7984 扎日的森林、公路、溪流.JPG扎日的森林、公路、溪流。

【2024年】

DJI_0262 x 在建的曲松加娃光伏.jpg在建的曲松加娃光伏发电站。

A1_01432 x 那曲草原的牧民利用蓄电池为洗衣机供电在河边洗衣.jpg那曲草原的牧民利用蓄电池为洗衣机供电并在河边洗衣。

A1_00853_1 x 曲松邱多江草原上的牧民.jpg2024年,曲松邱多江草原上的牧民在晾晒奶渣。

IMG_7982 普姆雍措岛上的牧民.JPG2024年,普姆雍措湖心岛上的牧民。

IMG_6899 冬季浪卡子草原牧场.JPG2024年,冬季浪卡子草原牧场,牦牛漫山遍野。

IMG_6996 羊群穿过海拔5010米的普姆雍错冰面.JPG2024年,牧民们赶着羊群穿过海拔5010米的普姆雍错冰面。

IMG_7983 寺院广场上打羽毛球的少年,远处是布达拉宫.JPG2024年,寺院广场上打羽毛球的少年,远处是布达拉宫。

A1_09402_1 拷贝 贡嘎刘琼村的越野摩托.jpg2024年,贡嘎县刘琼村的越野摩托。

A1_09926x 拷贝 海拔5070米浪卡子推瓦村的村民欢度藏历新年.jpg2024年,海拔5070米的浪卡子推瓦村的村民欢度藏历新年。

A1_09983_2x 拷贝 游客躺在海拔5010米的普姆雍措冰面留影.jpg2024年,游客躺在海拔5010米的普姆雍措冰面上留影。

DJI_0757.MOV_20240407_175946738 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村的村民与游客跳锅庄.jpg2024年,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村的村民与游客跳起了锅庄舞。

IMG_7627 拷贝 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村的村民为新年到访的游客献切玛和青稞酒.jpg2024年,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村的村民为新年到访的游客献上切玛和青稞酒。

IMG_7672 拷贝 游客用藏文写下对联.jpg2024年,游客用藏文写下对联。

【2025年】

2025年8月,游客、市民在拉萨街头眺望“祖国万岁”,倍感自豪。

IMG_20250803_210502 夜幕下的布达拉宫.jpg2025年7月,夜幕下的布达拉宫。

620A7168 x 雅砻河谷的良田孕育了西藏文明.jpg2025年8月,雅砻河谷的良田孕育了西藏文明。

620A6614_1 x 曲松加娃光伏与风能.jpg2025年,与2024年相比,曲松加娃光伏与风能比翼齐飞,增添新的能源风景。

IMG_20250801_091017 洛扎山间的村庄.jpg2025年,洛扎山间的村庄与生态和谐一体,组成了高原生态文明一角。

620A6452_1 x 曲松隆村望果节.jpg2025年,曲松隆村的望果节,神秘而令人神往。


【与门巴族格桑旦增的友谊】

DSCF7867 x 一对门巴族夫妇在边境错那勒门巴民族乡贤村的山间牧场,男的是贤村的老书记.jpg2023年5月,在山南市错那市勒门巴民族乡贤村,一对门巴族夫妻在山间牧场劳作。他们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格桑旦增的姐姐、姐夫。

DSCF7184 x 格桑旦增巡山中不时的发出“gi hoo hoo hoo”的声音,为的是驱赶野兽,避免与野兽近距离接触。.jpg2023年5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格桑旦增穿着牦牛衣,巡山中不时地发出“gi hoo hoo hoo”的声音,为的是驱赶野兽,避免与野兽近距离接触。

IMG_0731 格桑旦增在姐姐家,我身披的是他巡山所穿的牦牛衣.JPG2023年5月,牛学教授身披的是格桑旦增巡山所穿的牦牛衣,与格桑旦增(右一)及姐姐、姐夫一家合影。

IMG_20250725_183356 今年在贤村又遇见这家门巴人.jpg2025年7月25日,牛学在贤村又遇见“老朋友”,与他们祖孙三人在家门口合影。

【与“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走成了“亲戚”】

2018年卓嘎和女儿在做酥油、奶渣。.jpg

2018年7月,卓嘎和二女儿用酥油分离机做酥油和奶渣。

1.jpg2018年7月,牛学在玉麦乡与卓嘎、央宗姐妹一起体验巡边后合影。

2023年7月,牛学拍摄卓嘎挤奶的镜头。.jpg

2023年6月,卓嘎在冬牧场里挤奶。

图片1.png2023年6月,卓嘎在冬牧场的简易小屋里和大女儿制作酥油和奶渣,用的还是五年前的酥油分离机,大女婿哄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孩睡觉。

20250721卓嘎与牛学合影.JPG2025年7月21日,卓嘎与牛学再次见面,在夏牧场家中合影。

IMG_20250721_110511.jpg2025年7月,卓嘎在家中一边阅读手机信息,一边围炉做饭。


责任编辑:柯冬林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