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烈日蒸腾,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白沙镇义井村的田野上,稻浪流金。老农刘兵如正准备收割,他身后的稻子半个月前还蔫头耷脑,如今穗粒饱满,只待颗粒归仓。
“‘瓢水碗谷’,多亏了最后那‘瓢’救命水及时浇下去,这大半年没白干!”
这充满希望的景象背后,是孝昌县面对持续30余天晴热高温、40万余亩农作物受旱的严峻考验,打响的一场由科学调度与干群齐心并进的抗旱保收攻坚战。
科学调度:引提放保精准解渴千畴田
7月至8月上旬,孝昌县持续高温晴热,大部分乡镇区农田“喊渴”。全县上下及时行动,水利部门化身“水管家”,综合运用“引外水、提河水、放库水”多种手段,科学统筹、精准供水,为焦渴的土地引来“救命水”。
泵站轰鸣,河水“爬坡”润农田——
8月8日,陆山泵站内,机器轰鸣。站长宋红英紧盯着大屏幕上的流量和温度数据:“3号机组正以每秒1立方米的流量,24小时不间断从澴河提水,驰援白沙镇。”
去年底,孝昌县投入5000万元完成陆山泵站升级,今年成为抗旱主力。与6公里外的白沙应急泵站并肩作战,两站日提水量近40万立方米,通过徐家河灌区干渠网络,源源不断灌溉下游多个乡镇2万余亩农田,累计提水达460万立方米。
孝昌县邹岗镇积极引导种粮大户提前蓄水、疏通渠道,开启泵站提水灌塘105万方,力保特色“太子稻”扩种。
跨区引水,解下游燃眉之急——
针对境内水源吃紧,孝昌县水利部门迅速向上求援。积极与孝感市水利局、徐家河水库管理局及上游县市协调,按照“先下游、后上游”原则,优先保障孝昌受水。自8月3日起,宝贵的370万立方米外水源源不断注入孝昌县花西乡、白沙镇、花园镇等旱情最严重的片区。
境内水库也开闸放水,精准滴灌。孝昌县小悟乡观音岩水库持续向孝昌县金盆水库补水206万方,守护城区及小河镇居民“水缸”;金盆水库开闸17万方,解了观音湖区金盆湖村农业灌溉之渴;孝昌县芳畈灌区输水管开启,向孝昌县王店镇、小河镇调水370万方,为农田送去“甘霖”。
干群齐心:汗水浇筑“水脉”生命线
自从抗旱启动,徐家河灌区孝昌幸光段段长王亚辉,每天天不亮就骑上电动车出发。他负责的9公里主干渠,是徐家河水库引水入孝昌的“大动脉”。
“水脉就是命脉,这9公里主干渠就是我的战场!”8月3日晚,水库水头抵达孝昌县,为确保畅通,他和同事沿渠巡查至凌晨1点多。本轮抗旱以来,他们与晨曦星辉作伴,以专业和责任心,累计巡查超百公里,排查处置渗漏等隐患10余处,保障了“生命之水”安全送达干涸田野。
抗旱保收,不仅靠工程调度,更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在孝昌县,从水利干部到基层党员,从白发老农到“90后”青年,无数身影日夜奔忙在渠堤、泵站、田间,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守护“水脉”。
在孝昌县白沙镇,水系调控的咽喉——剅口,成为抗旱“生命线”的关键节点。孝昌县白沙镇党委政府将巡查值守提升至最高等级,镇村干部、应急队员组成联合巡查组,日夜轮班,死守剅口、闸门、堤坝。大股水流处,干群挥汗如雨,合力提拉沉重的水闸。大殷剅出现险情“,需要木板加固!”应急专班火速响应,堵漏分秒必争。庙湾剅堵漏沙袋被冲走,党员干部立即铲土绑袋。白发老农主动下渠清淤,“90后”村干部扎进水中用沙包奋力堵漏。汗水浸透衣衫,烈日灼黑皮肤,无人退缩。
孝昌县王店镇发挥组织优势,自筹80余万元抗旱资金,全面检修投用20余座泵站;村党员干部带头值守泵站、疏通水渠;农户自发响应,启用300余台潜水泵协同灌溉,一场“水脉保卫战”在田间地头打响。
在孝昌县花西乡,抗旱队伍奔走在河道渠旁。和平社区干部胡志鹏在滚烫的闸板上弯腰调试设备,“早一分钟提闸,稻田就多一分保障。”夜幕下,头灯闪烁,黄彦明等人扛着百余斤的水泵水管在田间穿行,“夜里凉快,正是抢修好时候!”
节水同样重要。各乡镇通过“村村响”、微信群、屋场院子会普及旱情预警、节水技巧和抗旱作物种植方法,推广“分时段供水”“一水多用”。孝昌县小河镇推广田间滴灌带,孝昌县王店镇启用7口深井并引导农户使用小型潜水泵精准灌溉,确保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
今年以来,孝昌县累计组织干部群众7.6万人次,启动抗旱泵站500余座次、移动潜水泵2万台套,引调提水浇灌14个乡镇区受旱农田。
汩汩清流,凝聚着干群齐心的磅礴力量,浸润了干涸的土地。当下,孝昌县各地稻田已擂响丰收鼓点,回应着这场“瓢水碗谷”的深情守护。
来源:孝感日报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