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农村版全媒记者彭翠楠 通讯员 谢燕子 龙辉
“办酒席别搞流水席!”“白事别请豪华吹打班!”初秋傍晚,嘉鱼县高铁岭镇广济堂村四组的晒谷场上,十几条板凳围成一圈,村民围坐畅谈,村干部边记录边引导。夜色渐浓,破除陈规陋习的新村规渐成雏形。
“板凳会”在嘉鱼由来已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镇村干部借助板凳与群众围坐共议,完成缴公粮、分摊水费等公共事务。如今,嘉鱼继续深化这一传统,不断创新“板凳会+”模式,今年已举办1200余场。
“‘板凳会’不是会议室里‘念本本’,而是要跟群众坐在一块儿,聊实事、认亲戚、解难题。”嘉鱼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出台“四下基层”工作方案,推动13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村湾小区,开展屋场夜话、田间议事,实打实找准发展所需、群众所盼。
在乡村,“板凳会+”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共建共享。潘家湾镇四邑村二组一条排水沟常年淤积,严重影响出行。年初,一场“板凳会”开到了水渠边,村湾支部带领镇水利站、村民代表现场勘查,测算出清淤盖板需4万元。群众一致同意按“442”机制共担:组内群众出力折算5000元,其余筹资5000元,其中村民周中秋就自费千元购买涵管,剩余部分由镇村和县委社会工作部“以奖代补”。仅3天,工程顺利完成。此后,潘家湾镇举一反三,组织清理肖家洲村两个组的90余处旱厕、房屋,并回应当地群众心愿,筹资硬化门前沟渠,在拆除后的空地上新建小菜园。
在社区,“板凳会+”破解物业管理难题,促进邻里和谐。鱼岳镇樱花社区林业小区5栋7层老楼无电梯,老年人出行困难。社区联合住建部门、电梯公司召开“板凳会”,深入沟通居民需求,消除低层住户顾虑,最终达成“低层补偿、政府补贴、连片加装”方案,报批时间大幅缩短,一举成为全县首个连片加梯小区,获得居民好评如潮。
在蔬菜大镇潘家湾,围绕产业发展的“板凳会”从村湾开到镇机关大院。菜农普遍反映“只产原菜、无深加工、附加值低”问题。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建设品种选育、健康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土壤改良的“示范基地”各2000余亩,引进嘉丽脱水(1.3亿)、佳和烘干(5000万)等深加工项目,推动蔬菜价值倍增,从而使夫妻种60亩菜,年种植收入12万元、务工6万元,总收益超18万元的“4个6”模式得以推广。
随着“板凳会”成效凸显,其召开日趋常态化。每月4号、14号、24号成为固定议事日,“逢4说事”成为基层治理品牌。针对收集的议题,会议还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乡村能人等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并建立“议题收集—现场商议—责任认领—限时办结—反馈评价”闭环机制,定期公示进度,确保事事有回应。
截至目前,嘉鱼通过“板凳会”在末端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和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8分。嘉鱼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正探索搭建线上“板凳会+”议事平台,让“小而美”的治理载体持续释放“大而强”的民生效能。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