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湖北数字经济爆发!5个全国“第一股”,GDP占比年内将突破10%
支点财经 2025-08-27 14:53:50


图片


【核心提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底座坚实,综合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梯队。

 

(支点财经记者 林楠)8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 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数字湖北篇。湖北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森锋,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晓华,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长岛,武汉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烁,中共宜昌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徐伟营参加新闻发布会,围绕数字经济规模、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基础设施等方面,对数字湖北的建设进行了解读。

  

武汉数字经济领域诞生5个全国“第一股”


周森锋介绍,“十四五”时期,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动能强劲,综合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梯队,整体呈现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实数互促等鲜明特点。2024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5742.93亿元,是2020年的2.4倍,占GDP比重年内将突破10%


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在“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发展亮点纷呈。王烁表示,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24年达308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开票额3542亿元,同比增长14.7%,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十。


与武汉同为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宜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总数已达860家,实现营收624亿元,增速全省第一。徐伟营表示,宜昌正加快培育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算力之都,现已建成智算3500P,另有超10000P算力在建中。


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四上”企业总量,则已超过6000家。其中,数字经济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92家,A股上市企业48家,全球独角兽榜单企业在榜6家。仅在武汉,就涌现出智能汽车AI芯片黑芝麻智能、国产数据库达梦数据、交互式AI声通科技、电竞星竞威武、智能时序数据元光科技等5个全国上市“第一股”。


数字化普及率位居全国前列


周森锋表示,全省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去年突破万亿元,软件业务收入占中部六省总和近一半,人工智能、算力与大数据等产业加速发展,以集成电路、北斗及应用、元宇宙等产业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新集群加速形成。


吕晓华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的普及应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农业方面,全省重点提高农机装备和种养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省已建设两个基于北斗的综合集成型智慧农场、18个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基地,应用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


二产方面,全省常态化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武汉、襄阳、宜昌等5个城市,成为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排名全国第四;全省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3A级的企业达113家,排名全国第二;入选国家5G工厂目录的企业有55家,排名全国第四;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有13家,也是全国第四;规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7%,相比“十四五”初期提升17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六。


三产方面,围绕大宗商品、汽车、纺织、医药、光电子等重点领域搭建供应链平台,累计服务20多万家中小企业,成交额超2000亿元,在服务企业降本增效上取得一定效果。同时,开展数商强基和数商扩消等行动,建立了武汉、宜昌等5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20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其中,速卖通去年在武汉设立其在华中的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园。自落地以来,带动本地企业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


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夯实


发展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底座需夯实。梁长岛介绍,全省着力打造“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信息网络底座,通信网络建设已迈入“千兆普及、万兆启航”的新阶段。各市州均已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5G和千兆光网实现城区深度覆盖、县城和乡镇连续覆盖;光纤宽带接入端口达到4870万个,其中10G-PON端口达到126.1万个;移动基站达到46.1万个,其中5G基站达到17.6万个,5G-A基站启动规模部署,5G轻量化(RedCap)基站开通5.6万个。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周森锋表示,已建成武汉超算中心、智算中心,十堰武当云谷,岳庙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算力设施呈现集群化、绿色化加快建设的态势,算力总规模突破1.5P,其中智算占比超七成,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网算融合也跑出了新速度。梁长岛表示,目前武汉-宜昌、武汉-襄阳-十堰400G算力大通道已建成,形成以武汉为中心、全国可达的“1-5-7-10”超低时延圈,即同城1毫秒、省内5毫秒、长江经济带7毫秒、全国八大算力枢纽中心节点10毫秒;全省基础电信企业通算规模达320万核,智算规模达5100P,边缘算力覆盖所有市州。


同时,国家(武汉)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国际跨境数据服务网络超级节点(武汉)启动建设。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至3270G,网内、网间通信质量关键性能指标稳居全国前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标识累计注册量达到284.6亿,较2021年底翻两番。互联网域名L根镜像服务器大幅提升我省及周边省份域名解析速度至毫秒级,最高日均解析量超过3.5亿次。“星火·链网”区块链超级节点(武汉)加快构建可信任数据网络空间,全面提升中部地区区块链服务能力。


数据要素“汉交所”加速建设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纵深推进,数据价值同样加速释放。去年,湖北获批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试点,全省以改革试验为牵引,打造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十大场景,着力建设数据要素市场中部枢纽。目前已制定出台《湖北省数据条例》《湖北省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实施细则(试行》等相关文件。周森锋透露,近期还将推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产权登记、数据流通利用、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等一批制度规范。


《湖北省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方案》也已发布,并成立了湖北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吸纳60余家成员单位参与。近期还启动了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工作,首批公布15个省级试点项目,储备入库项目34个。


周森锋表示,全省还在加快推进数据资源资产化改革,目前已上线公共数据资源平台,登记数据资源达1755项;全域开展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开发上线医疗核保、贷前风控等多项公共数据产品,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领域案例获评国家级示范场景;加速培育数据要素市场,530家企业完成登记入库;打造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设立数据跨境服务专区,入驻数商1000余家,着力加速建设数据要素汉交所


展望“十五五”,周森锋表示,全省将加快建设中部算力和数据要素双枢纽,打造全国实数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数智经济发展先导区,争取数字湖北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张艺涵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