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吕博林、通讯员郭斯)8月26日,黄冈市召开“县县有优质高中”建设新闻发布会。黄冈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洪程介绍,近年来该市通过系统推进高中教育资源扩容、教联体改革和质量提升工程,已实现县域优质高中全覆盖,高中教育整体水平迈入全省前列。
2025年,蕲春一中、麻城一中、黄梅一中、浠水一中、武穴中学等5所县域高中成功入选“中国县域中学百强”,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今年高考,黄冈全市大文大理600分以上考生达1892人,一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224人,本科上线23014人。三项核心指标在全省占比均超过黄冈常住人口占比,显示出强劲的教育实力。
为重塑县域高中发展格局,黄冈系统构建了“组织保障+基础支撑+人才引擎”三位一体的基础保障体系。全市公办高中100%实现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和书记、校长分设,民办高中全部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并派驻党建指导员24人,将党组织覆盖到年级和备课组,强化党建引领与教育深度融合。
面对普通高中在校生高峰,黄冈超前谋划教育布局,推动一批高中新建和改扩建工程落地。麻城一中、英山一中、红安实验高中、罗田实验高中、黄梅城南高中、蕲春一中等新校区相继投入使用;团风、红安、罗田、浠水等地一中及6所农村普高迁建工程也在积极推进,显著改善了县域高中办学条件。
今年上半年,黄冈成功争取改善高中办学条件补助资金1.5亿元、超长期国债资金5000万元,专项用于18所高中建设,预计新增优质校舍18.4万平方米。2024年,全市高中阶段免除学费惠及2.75万名学生,发放各类补助2361.87万元,有效减轻群众教育负担。
在师资建设方面,黄冈创新实施“三个一批”教师补充机制,新补充高中教师1234人,出台职称评聘“县中优先”和农村普高倾斜政策。近三年,19人获评正高级教师,12人获评特级教师,5人入选“楚天名师”“荆楚好老师”,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持续提升。
为激发县域教育活力,黄冈坚持市域统筹、市县联动,以“强校引领、城乡联动、跨域协作”模式组建高中教联体,覆盖30所公办高中。以黄冈中学为龙头,联合团风、红安、罗田、英山、黄州等5所县一中推行“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教学管理、资源配置、教师发展、质量监测和文化建设一体化,显著带动薄弱县中提升。2025年,罗田县一本上线人数近十年首次突破500人,增加200余人;英山县也实现十年来的突破,达到300人以上。
同时,黄梅、武穴、蕲春、浠水、麻城等地一中分别与本地其他高中开展“教学、教研、测评”全链条协作,组织说课、听课、评课163场,强化校际联动。黄冈还积极拓展跨区域合作,推动武汉外国语学校、华师一附中等优质高中与团风总路咀高中、黄梅实验高中等13所县中建立结对帮扶,开展线上同步课堂和远程教研35场,借力武汉优质资源赋能县中发展。
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黄冈成立鄂东教科研协作体,联合黄石、鄂州、咸宁、孝感共同推出《有组织教研和有组织科研工作方案》,建立“学科—学校—区域”三级教研网络,运用大数据监测教学质量,推动教研向“教育研究”转型。
黄冈还创新构建差异化办学质量评价体系,设置5个维度104项指标,对县一中、规模普高、农村普高实施分类评价,引导学校特色发展。目前,黄冈中学、蕲春一中、浠水一中分别入选湖北省科技特色高中、德育特色高中和人文特色高中试点,形成“一校一品”格局。通过推广黄冈中学先进管理模式,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和学科发展规划,开展市、县、校三级治理能力培训,全市700余名校长、教师参与教育治理现代化专题培训,县域高中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洪程表示,黄冈“县县有优质高中”布局的达成,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分配,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推动县域高中优质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黄冈经验”。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