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第三方登录
昔日烽火生命线 如今百姓致富路 建始209国道分布千余家纳凉民宿
湖北日报 2025-08-26 16:10:40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潘庆芳 赵超 王嘉

8月17日,站在海拔1700米高的209国道建始段八阵图候车亭旁,三块斑驳的石碑静静矗立。“这不仅是抗战烽火的丰碑,也是老一辈公路人的历史印记。”建始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沈和平说。

微信图片_20250824184105.jpg209国道建始段八阵图候车亭的抗战石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摄)

这是为纪念修建施巴公路而立的黄家垭纪念碑。80多年风雨侵蚀,碑上筑路者的名字仍清晰可辨。它们凝视着身旁蜿蜒北去的209国道,已从昔日的抗战动脉,蜕变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产业前沿。

时间回拨至1938年。武汉沦陷后,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在当时,穿越鄂西崇山峻岭的巴石公路(209国道前身),成为了通往大后方唯一的生命线。无数转移人员、抗战物资、机关档案及民生物资,经由这条崎岖险路艰难转运。

微信图片_20250818183058.jpg建始县209国道新姿。通讯员颜龙摄

历史的硝烟散去,发展的热潮涌动。曾经的运输动脉,如今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长岭岗社区5组的“云栖小筑”民宿门前,一辆旅游大巴平稳停靠。建始国投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魏巍感慨道:“三年前,这里跑的还是轰隆隆的运煤车。现在G209提档升级,路基拓宽到8.5米,变成了康养旅游专线。”如今,每周有三趟旅游大巴往返于高坪火车站与长岭岗之间,载着游客前来住宿、烧烤、露营。

微信图片_20250818183106.jpg昔日抗战路十分险峻。通讯员颜龙摄

新中国成立以来,209国道在建始县历经4次大规模改造。从崎岖小路,到现在改扩建、裁弯取直,并开展绕镇线建设,公路越修越宽,颜值不断提升。

行走在新铺的彩色沥青路面上,沈和平说,交通部门聚焦纳凉经济,修建了景区环线、绕镇公路,将产业路直接延伸至景区门口。“目前在长岭岗、茅田等地,有千余家民宿建在209国道两边。”他举例说,仅长岭岗社区,民宿数量已超过200家,暑期日均接待游客突破5000人次。

微信图片_20250818183120.jpg209国道带动纳凉经济。通讯员颜龙摄

不仅如此,209国道沿线的集镇段,还增设了12处观景平台和11个配备充电桩的自驾营地,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在茅田乡太和街,63岁的武汉人赖成林是这里的熟客,这已是他第四年来此康养避暑。“就冲着交通的便利和这儿凉爽的天气。”他说。

微信图片_20250818183127.jpg209国道建始段历经多次提档升级。通讯员颜龙摄

交通条件的根本性改善,为当地康养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G209不断提档升级,变得畅安舒美,来的客人一年比一年多。”太和康养接待中心负责人宋召军感受到这股热潮。他经营的28间民宿,今年上半年纯收入就达30万元。他的康养中心还拓展了快递寄送、超市购物等服务,并计划新建半山小院和羽毛球馆。


责任编辑:谢慧敏
点赞 0
收藏
已输入0个字
全部评论
  • 回复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电子报
  • 湖北日报
  • 楚天都市报
  • 农村新报
政情
精彩推荐
  • 湖北日报客户端
  • 湖北日报官方微信
  • 湖北日报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