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孝武 通讯员梦星 卢佳 思雨 瑞宏 实习生邦耀
这几天,湖北省广水市近百岁的抗战老兵梅祖堂特别高兴。在他的100周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家里喜事盈门。
8月20日,随州市和广水市的领导登门慰问,为他送上了沉甸甸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而在上个月,他的曾孙子也收到了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爷爷说,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梅祖堂的长孙女梅玉清说。
随州市领导给梅祖堂送来纪念章。
30多次参与抗日战斗
右腿遭流弹击穿终身残疾
梅祖堂出生于1925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1939年,年仅14岁的他胸怀报国之志,加入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支队司令员是李先念。此后5年的抗战生涯里,梅祖堂跟随部队转战河南罗山、湖北大悟宣化店、广水吴店镇、陈巷镇寿山一带,以及随县府河白兆山和洛阳镇九口堰一带,参加过大大小小30多次抗日战斗。
梅祖堂在李先念铜像前留影。
“我读过几天私塾。日本鬼子都打到咱们家门口了,不能不保家卫国啊!”梅祖堂介绍,1940年,他所在部队被编入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十三旅第三十七团,在鄂豫边区抗击日寇。1940年至1942年,梅祖堂在部队任连部通信员,数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通信传达任务。
梅祖堂向大家讲起抗战故事。
1942年12月,日伪军一万余人兵分十九路围攻新四军第五师,梅祖堂所在的三十七团与日军在大悟山西北麻沟山岭发生激战,作为连通信员的梅祖堂奉命前往二排所在的阵地传递信息,被敌人的狙击手射穿右腿,造成大腿骨断裂,因失血过多昏迷于草丛之中。
“当时,天上下着大雾。我传达完命令后,走到半山腰,被敌人的流弹打中我的右大腿。子弹穿腿而过,我当时就倒在了山腰的草丛里。”梅祖堂回忆,三天三夜之后,战友在清理战场时才发现身受重伤的他。因伤势严重、救治不及时,虽经过部队医院一年多精心医治,但梅祖堂的右腿还是留下了终身残疾,不能再参加战斗。
1944年,梅祖堂担任孝感陡岗情报站站长,继续在隐蔽战线为抗战贡献力量,同年因伤情加重退役回乡。
梅祖堂收到的纪念章。
晚年四代同堂生活幸福
曾孙上个月被武大录取
即便离开了战斗部队,梅祖堂依然心系国家,在1952年至1980年间,他长期担任村生产队队长、会计等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
长子梅德华介绍,父亲和母亲一辈子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含辛茹苦将五儿两女抚养成人,子女们各自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开枝散叶,家族四代同堂,人口已达50多人。
梅祖堂99岁时与儿子儿媳及女儿女婿合影。
梅祖堂99岁时与孙子孙女外孙合影。
梅祖堂99岁时与孙子孙媳妇外孙媳妇合影。
梅祖堂99岁时与曾孙辈合影。
“我父亲虽然已经接近100岁了,但依然非常节约。战争年代吃上一顿肉不容易,因此他总觉得只要能吃上肉就是幸福。”谈及参加过5年抗日战争的父亲,梅祖堂长子梅德华满脸骄傲。
2019年8月,梅祖堂还专程在长孙女梅玉清的陪同下,冒着37度高温,前往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革命纪念馆,重温当年的战斗足迹。站在李先念铜像前,梅祖堂感慨万千:“那段岁月太艰难了。我尤其难忘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
梅祖堂在纪念馆参观。
80年沧海桑田,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梅祖堂的爱国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在前不久,他的曾孙子收到了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梅祖堂的曾孙被武汉大学录取。
“爷爷以自己的高风亮节教导子孙后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我们这些晚辈只有加倍努力,才算不负他老人家的言传身教。”长孙女梅玉清说。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