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查看全部{{ item.replyCount }}条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 查看更多回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张帆 刘翔
8月25日,由武汉革命博物馆主办的“砥柱中原——湖北抗战文物主题联展”重磅开展。展览撷取80余件珍贵文物,以物证史,深挖历史细节,呈现湖北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湖北抗战是中原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武汉革命博物馆,透过馆藏一级文物——1937年武汉文化界抗敌协会“誓雪国耻”木匾,及此次展览上展文物——抗战歌曲集《大家唱》等,感受烽火年代的峥嵘岁月。
《大家唱》
“誓雪国耻”木匾:武汉文化界抗敌协会成立的重要物证
武汉革命博物馆收藏有一块长方形木匾,长156厘米、宽34.5厘米、厚3.2厘米。木匾从右至左横排阴刻“誓雪国耻”,左下方竖排阴刻“抗敌协会”。
该馆保管部主任邓艳梅介绍:“这块‘誓雪国耻’木匾是1937年武汉文化界抗敌协会成立的重要物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随着北平、天津、南京和上海沦陷,武汉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各地的文化界人士齐聚武汉。一些进步文化工作者希望集中武汉及全国的文化界力量,成立协会,充分发挥文化救亡的作用。1937年12月19日,由中国青年社、扬子江出版社、汉口市戏曲协会等83个社团联合,在汉口举行了武汉文化界抗敌协会的成立大会。
大会通过了抗敌协会的简章和大会宣言,及集中武汉文化人分赴内地宣传抗敌工作、筹备战时流动演出队和创办抗敌言论杂志等七项决议案。协会下设国际工作宣传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电影工作委员会、出版工作委员会、文艺工作委员会、音乐工作委员会等。
武汉文化界抗敌协会成立后做了大量的抗敌文化宣传工作,如用演讲、歌咏、话剧、电影等形式,发起“保卫大武汉宣传周”;举办各种战时干部工作训练班,培养文化工作干部;组织战时书报供应所,将各种有关抗战的重要书报供应给前线和后方;邀请名人进行演讲,唤起民众抗日斗志;举行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会等。
抗战歌曲集《大家唱》:轰轰烈烈文化救亡运动的缩影
“砥柱中原——湖北抗战文物主题联展”通过大量老照片及实物讲述这段历史,其中,展出的珍贵文物《大家唱》,系当时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抗战歌曲集之一。
《大家唱》
该馆编研部汪梅梅介绍,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上海文化界提出“到武汉去”的口号。正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就读的夏之秋被迫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武汉,参加了武汉市文化界抗敌工作团,被推选为音乐组组长,并创建了两支救亡歌咏队。10月,他在报刊上读到诗人光未然的《抗日合唱》歌词,大受鼓舞,便谱写了一首抗日救亡歌曲,将歌名改为《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歌曲以反问暴行开始,以肯定胜利结束,传达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鼓舞着人们坚信抗战必胜的信心。1937年11月,这首歌在《大家唱》上发表,很快传遍中华大地。
夏之秋
展板上的老照片,还记录了20多个救亡歌咏团体在武昌公共体育场举行歌咏大会的场景,这是武汉声势浩大的美术歌咏火炬游行大会及轰轰烈烈的文化救亡运动的缩影。
据不完全统计,至1937年底,从全国各地迁汉的科学、文化艺术和救亡团体达一二百个,各类文化界人士数以千计。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可以说,武汉的文艺界人才汇集及富有成效的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为尔后全国性文艺界救亡团体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
回复